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省室动态
“追忆红色印迹,献礼盛世华诞”
——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红色展览校园行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2024-09-26 16:11:49 来源: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 作者:

image001_缩小大小.png

▲2024年9月26日出版的《福建日报》刊载的关于省革命历史纪念馆启动红色展览校园行系列活动的报道


为更好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重要论述,打造“传播红色文化 做好红色展陈”党建品牌,中共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第三支部与中共福州市南公小学支部携手,以党建为引领,以馆校合作为桥梁,围绕红色展览进校园这一主题,开展系列红色主题教育活动。

2024年9月25日,双方在南公小学举行了“追忆红色印迹,献礼盛世华诞”——红色展览校园行系列活动启动仪式。26日,《福建日报》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报道。红色主题教育活动旨在通过红色文化的传承与教育,强化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接班人。中共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总支副书记、副馆长肖凌云,福建省思政学科特级教师、台江区教育局关工委副主任郭榕进,中共福州市南公小学支部书记、校长张艳及南公小学师生代表参加了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上,中共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总支副书记、副馆长肖凌云在致辞中指出,纪念馆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阵地,在用好红色资源,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等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是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他强调,纪念馆应当与学校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协作机制,通过不断提升定制展陈服务品质、深化馆校合作机制、加强红色文化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共同构建一个立体化、多元化的红色教育体系。


image003_缩小大小.jpg

▲肖凌云副馆长为红色展览校园行系列活动致辞


此次进入南公小学的“纸短情长话家国——福建革命英烈家书展”,是省革命历史纪念馆建馆以来,首次推出面向特定群体的定制展览。馆校双方紧密合作,针对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在选题立意、展项选择、文字表述等方面进行多次论证,确保展览内容既丰富又易于理解。展览展示了17位英烈的亲笔家书,通过介绍他们的生平经历,品读蕴含在家书中的深情厚谊,再现英烈们有血有肉的光辉形象,阐述国与家唇齿相依、密不可分的关系,让学生们能够近距离感受到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和坚定信念。

值得一提的是,馆校协作培养校内讲解员的工作是与展览的设计准备工作同步展开的。今年暑假期间,南公小学就选送多名优秀学生参加省革命历史纪念馆的志愿者讲解员培训,并通过考核,获得了省革命历史纪念馆“螺丝钉”志愿者服务队员资格。而这批小讲解员们,也将在此次校内展览中,承担全部讲解工作。肖凌云副馆长表示,本次家书展,将会是一次完全以学生为主体、真正“接地气”的红色主题展览,纪念馆与校方为学生提供学习素材、平台与必要的指导,帮助学生们在分享、交流中了解红色历史,实现自我教育与成长。

  

image005_缩小大小.jpg


image007_缩小大小.jpg

▲小讲解员在为同学们做讲解


除了红色展览进校园,省革命历史纪念馆还将与南公小学共同开展校内征文、有声读物制作、读书分享会等系列活动,并为南公小学提供红领巾讲解员培训服务,帮助学校建立自己的红色宣讲队伍。纪念馆的“福建红”宣讲团也将走进校园,通过宣讲活动,让红色故事在学生中口口相传,进一步增强红色主题教育的互动性。


image009_缩小大小.jpg 

▲省革命历史纪念馆向南公小学赠送红色书籍


福建省思政学科特级教师、台江区教育局关工委副主任郭榕进称赞红色家书展是一个“可观、可听、可感、可参与”的优秀展览,希望馆校双方继续努力,增强思政工作的实效性,为国育才为党育人。

中共福州市南公小学支部书记、校长张艳对纪念馆给予学校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并介绍了学校在培养学生爱国情怀方面的努力和成果。张艳校长表示,通过这次馆校合作开展的红色展览校园行系列活动,学校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红色文化素养,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启动仪式在师生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标志着中共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第三支部与中共福州市南公小学支部在红色教育领域的合作共建迈入了新阶段。双方均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馆校合作内容、创新合作模式,共同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培养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把校园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做深做实。



  •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闽ICP备20005811号-2)

福建省党史方志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1)
技术支持:东南网
福建省党史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