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奔跑的中国草》读书会发言摘登
2024-06-03 18:35:25 来源:研究一处 作者:

1_缩小大小.jpg


微信图片_20240603223057_缩小大小.jpg


近日,由福建省委党史方志办、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文联联合主办的《奔跑的中国草》读书会在福建农林大学举办。读书会上,省委党史方志办省志指导处处长、博士曹斌,科研管理处三级调研员、博士毛立红,宣传教育处二级主任科员林文剑,省革命历史纪念馆副研究馆员钟雅婵、讲解员林绮璐等同志先后分享了读书心得。现摘登如下:




领悟菌草精神   致敬时代楷模


2_缩小大小.jpg


很荣幸有机会在这个场合发言,分享我阅读《奔跑的幸福草》的感受。

我第一次知道林占熺教授,还是通过《习近平在福建》这本书。书中采访了林教授,由林教授亲自讲述了他从事菌草研究的缘由、习总书记对菌草研究的关心支持及菌草技术援外效益。后来,在第三次一带一路座谈会上,习总书记又讲到了菌草技术,讲到了林教授。当时,对林教授的认识和了解就停留在这些公开报道中。直到钟兆云副主任《奔跑的幸福草》这本书出版,书中诸多感人至深的细节、贴切的心理活动描述、生动流畅的叙事,使我读了不忍释手、读后掩卷沉思良久。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林教授和他的菌草事业有了系统、全面的认识,我对林教授的选择、牺牲、情怀有了更多的了解,对菌草精神有了更深刻地体认。我想着重从菌草精神彰显了什么、我们能学习到什么这个角度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菌草精神彰显了为国家兴盛、民族富强、人民幸福而奋斗的爱国主义精神。深厚的爱国爱党爱民情怀,是林占熺选择菌草作为终身事业的不懈动力。对于这一点,作者的细节刻画是非常细致感人的。林教授会在机关党支部会上剖明心迹:“作为一名学农的共产党员,科技扶贫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会开导女儿:作为党培养的科技工作者,和平年代不用到战场上拼命,但为了给老百姓增加一些收入,“拼一拼还是应该的”。他会义正言辞地告诉他人:“身为共产党员,怎能成为美国企业的代理人,怎能只为小家而不顾大家?” 阅读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之一,就是他把国家的尊严、党员的责任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他为了国家的荣誉和利益、举债参加第85届国际(法国)发明展颁奖会;他坚持以汉语拼音作为菌草的国际通用名字;他因为被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政要和民众称赞为“巴中人民的友好使者”而激动异常,因为这“象征了国家的尊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始终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努力方向,自觉使个人成功的果实结在爱国主义这棵常青树上”(2013年10月,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上对留学青年的讲话)。林占熺的个人魅力、菌草精神的深刻内涵,正是建立在“爱国主义这棵常青树上”,才具有了持久的时代生命力。

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应该学习林占熺报国为民的深厚爱国主义情怀,把自己对理想和事业的追求根植于爱国主义的沃土中,坚定理想信念,胸怀报国之志,树牢为民意识,在“爱国主义这棵常青树上”不断结出个人成功的硕果。

菌草精神彰显了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的劳模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模范是共和国的功臣,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2020年11月24日,习近平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作者着力刻画林教授克服困难、不断超越自己、同时又淡泊名利的精神,通过他的笔墨,使得一位在艰苦环境下努力奋斗、成功之后又对名利看得云淡风轻的科学家形象跃然纸上。林占熺在研究菌草技术之初,经费、立项、实验室一样没有,困难、压力、挫折随处碰到,但是他全然不顾,起草贪黑做试验,心无旁骛搞科研;菌草技术已经成功实现了以草代木、以草代粮并获得了世界声誉之后,林占熺没有停止科技创新的步伐,他又研究开发了以草代煤发电、以草代气,组织开展菌草工厂化、标准化栽培工艺的研究。林占熺对科研的前瞻和敏锐让女儿敬佩,而他不停步地探求让世界和人民受益,却更让妻子心疼;林占熺发明了菌草技术,并把它推广到世界各地,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他从来没有为个人争取一点经济利益,他把他取得的成绩归之于党的培养、归之于国家的重视、归之于团队的协作、归之于家人的支持。

林占熺和《奔跑的幸福草》的作者钟兆云都是客家人,闽西的红土地滋养了他们,他们也以自己的努力奋斗所取得的成绩回报着这片红土地的滋养。他们既秉承了客家人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敢于拼搏、勇于开拓的性格特质,又延续着客家人敬宗睦族、溯本思源、爱恋乡土、情系桑梓的浓烈情结。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应该学习他们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的劳模精神,既立足工作岗位,勇挑工作重担,毫不畏惧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在攻坚克难、不断创新中创造业绩。同时也要不断修身立德,筑牢道德根基,胸怀爱国爱民之情,努力进取、不断奉献,不辜负党的期望和人民期待,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





3_缩小大小.jpg


很高兴来到美丽的福建农林大学,和大家一起参加今天的读书分享会。

《奔跑的中国草》是我们省委党史方志办钟兆云主任创作的一部30多万的长篇纪实报告文学作品,不仅讲述了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教授的成长和科研经历,更是一部展示中国科学家精神和扶贫事业伟大成就的恢弘史诗。

这本书自去年4月份出版后,屡次登上全国好书排行榜、持续热销、好评如潮,在科技界、文学界、党史界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是一部意蕴深厚、文采斐然、催人奋进,彰显理想之美、崇高之美、人格之美的的优秀文学作品。

我从去年就慕名拜读,其中有些精彩的章节和片段,还反复阅读、思考和回味。首先,我被书中描述的“中国草”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影响所震撼。林占熺教授科研团队研发的菌草,看似平凡的小草,却承载着巨大的使命,为全球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饲料来源,还在土壤保护、生态恢复,甚至为国家的和平外交,都发挥了巨大作用。让我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小草也能成大树”。

同时,我被林占熺教授及其科研团队的坚持和执着所感动。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地深入茫茫戈壁、跨过万水千山,克服重重困难,遍尝酸甜苦辣,将菌草产业推广至全国20多个省市,甚至走出国门,在世界掀起浩浩荡荡的绿色崩腾。面对困难和挑战,他们从不退缩,勇往直前,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奔跑的中国草”的精神。这种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让我深感敬佩。

读完《奔跑的中国草》,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科学家精神的伟大。林教授及其科研团队,研究、发明和推广菌草技术,不仅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而且让“中国草”在世界“奔跑”,为国际减贫和生态保护做出卓越贡献。他们的研究、扶贫、援外工作,让我深深地看到了一位,一生“与草为伴”,执着科研、敢拼会赢、大爱无疆、造福人类的伟大科学家。让我更加敬佩那些像林占熺教授一样,为国家科研事业默默奉献,勇于创新开创未来的伟大科学家,他们才是真正的时代楷模、真正的大国脊梁、和我们真正应该追的明星。

此外,书中还描绘了许多生动的场景和细腻的情感。无论是林占熺教授与农民们的悉心交流,还是他与家人之间的情感故事,都让我感到十分真实、真切、真挚和感人。这些情节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人物的性格和情感,也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和奋斗时光。

总之,《奔跑的中国草》不仅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一本解读人生成长,追求梦想的励志读物,读完给人一种感动、震撼、振奋的真切感受。让我们明白,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今后,我们要像林占熺教授一样,追逐梦想、不断奔跑、勇毅前行。




4_缩小大小.jpg


最近拜读了钟主任的又一力作《奔跑的中国草》。本书通过扎实的采访、客观的叙事、细腻的笔法、饱满的情感,详细讲述了林占熺团队带着研发的菌草科技走出国门、奔向世界,为国际减贫和生态保护贡献中国智慧的故事,生动展现了林占熺团队餐风饮露、栉风沐雨,一心扑在菌草技术研发和推广,孜孜不倦、矢志不渝的精神和情怀。此前在写作《连城之星 福建之光》一文时,我已被“菌草之父”林占熺教授的先进事迹深深打动。《奔跑的中国草》则使林教授的伟大形象在我心中愈加丰满灵动起来。

林教授50多年来始终坚守初心,长期奋战在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第一线,作为菌草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开创者、带头人,为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生态治理、对外援助作出了突出贡献,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充分肯定。《奔跑的中国草》封底所列的林教授20余项主要荣誉,不论哪一个,背后都有讲不完的精彩故事。不,这位荣誉满身、受人敬仰的老前辈,并非所有的故事都是精彩的,譬如在菌草技术创新之路上遭遇了无数质疑否定的声音和明枪暗箭的中伤,他有口难分;譬如身为全乡第一个研究生的六弟林占华同他并肩奋战在扶贫第一线却意外牺牲,他有泪难忍;譬如在全球环境恶劣之地奔波推广菌草时见识了多少飞沙走石、饱尝了多少风霜雪雨,他有苦难言……用林教授自己的话说,为了菌草事业,他和家人“丢了一条命,断了两根肋骨,遇上几次鬼门关,苦了一家四代,还好有后来人”……点点滴滴的真实故事已够感人,在作家的生花妙笔下,更是感天动地,催人泪下。

菌草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以及与其紧密相连的扶贫事业,是林教授牵肠挂肚、念兹在兹并将为之奋斗终身的大事。说到林教授,人们马上想到菌草;提起菌草,人们立刻想到林教授。他已然成为菌草的化身。在菌草和扶贫事业中作出如此重大贡献,却仍保持谦虚务实、笃行不怠,怎能不受人尊敬和景仰?

主人公如此,作者亦然。钟主任中学时代即开始发表作品,在同龄人中崭露头角,数十年来焚膏继晷、笔耕不辍,著述2000余万字,许多著名党史人物在他笔下大放异彩,他也从一名文学青年成长为中国作协会员、省作协副主席。他热爱党史,热爱文学,把青春年华和满腔心血都付其中。他既是我的领导,也是我共事多年的前辈,经常以自己和身边人的励志故事来激励我追逐梦想、勇毅前行。

林教授和钟主任在各自的事业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靠的是什么?我认为,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是他们异于常人的勤奋刻苦和不忘初心的精神情怀。正是以勤为轮,以情为翼,林教授才得以让中国草在全世界奔跑;正是以勤为轮,以情为翼,钟主任才得以让自己的著作在读者心中腾飞。

他们一位已至耄耋,一位年过半百,尚且如此拼搏忙碌、豪情满怀,我们这些晚生后辈又岂能终日无所事事、止步不前,愧对这奔跑奋进的新时代,辜负这欣欣向荣的好春光?

感动之余,借此读书会,我向林教授和钟主任表示由衷的敬意,也向在座各位表达诚挚的问候。

谢谢大家!





5_缩小大小.jpg


很高兴和大家相逢在美丽的农大,一起畅谈《奔跑的中国草》。下面我也来说说这本书给予我的感受。

首先,神奇的植物让我大开眼界。

从前我以为草只是一种柔弱普通的植物,这本书却刷新了我的认知:原来这世上还有一种叫“菌草”的草是那么神通的广大——它种得了菇,抓得住沙,防得住风,肥得了土,它喂得了牛马羊鸡鸭鹅,它还能发电,造纸、做板材,提炼乙醇……它的本领多得让你想不到!这神奇的菌草充满了力量,这力量是植物蓬勃的生命力,更是现代农业科技的神奇力量,我为这样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诞生在中国科学家的手中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其次,高尚的人物感人肺腑。

本书浓墨重彩地推出了一个农业科学家、优秀共产党员的形象——林占熺教授。他不仅有着现代科学家大胆的想象力、出色的创造力,还有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善良仁爱、理性宽容,更有一名优秀共产党员无私奉献、忍辱负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崇高的精神品质。为了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和破解环境难题,他毅然舍弃个人利益,义无反顾地走上一条充满艰险的“种草”之路。这一路上,他像勇士,像将帅,又像超尘拔俗的高人。遭遇失败时他说:“我们是有进无退的过河卒子,决不能缴械投降。”团队成员气馁时,他说:“我没有宣布失败以前,任何人都不能后退!成功与失败往往只有一步之遥!坚持就是胜利!”我觉得此时的林教授既是科学家也是一名领军打仗的将帅!还有人觉得他已经功成名就,何必再挑战新难题,万一失败岂非一世英名折戟沉沙?他却说“我哪有什么英名,一点点浮名,还不如换来种草。”这气度又何其超脱!

第三,报告与文学完美结合,给读者带来文学上的审美享受。  

本书在具备新闻报道真实性的同时又文采飞扬、匠心独运,散发出浓厚的人文气息和文学气息。全书诗意盎然,诗句、典故俯拾皆是,还常有感想随心而发,文辞优美,富有韵律,如:在奔跑中,他随时会披着晨风降临,想着如何把这个地方的愁容涂改为笑意;又经常带着星星离去,在下一个目的地再演绎科学造福人类的中国故事。本书边叙边议,不时穿插精彩议论,给读者带来思考和启迪,如:这些年风也过雨也过,无论多困难,林占熺都保持惯有的冷静,常说心态是一个人的风水,一个人的格局和心胸常常是被委屈撑大的,再糟糕也要养心气,再失望也不绝望,只要坚持做好自己,总有峰回路转之时。

我相信,凡读过《奔跑的中国草》的读者都会同意这是一部饱含深情、充满正能量和美感的作品。正如广敏先生所评论:“匠心独运、旨意深远,落笔成诗,码字有爱,带给我们精神与文化的酣畅享受,是心境和灵魂的醒悟升华”。读这样一部真实性、时效性和文学性兼具的作品是一种相当特别而且美好的阅读体验。以上就是我读完《奔跑的中国草》的感想,谢谢大家!





6_缩小大小.jpg


今天在这里,我想重温一句开场白:有福之地,欢迎家乡代表,欢迎参观福建单元!其实今天并不是我和林教授的第一次见面。2022年,我有幸在北京作为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二十大代表专场讲解员,站在了北京展览馆,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党的二十大代表讲述福建、讲述中国十年来的发展成就。这也是我第一次上开始了解中国菌草、了解林教授。

但说来惭愧,之前对林教授的了解总是非常平面化的,信息都是来自于网络媒体的只言片语。直到我看了《奔跑的中国草》这本书,让林教授在我内心里的形象更加丰满,他是一个有血有肉、重感情、心中充满了理想信念的人。面对一次次失败、挫折,他也会沮丧,但却从没想过退缩,一次次跌倒,再一次次重新站起,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也不禁让我几次感到鼻酸。

毫不夸张的讲,这本书,现在被我放在了家中书房最显眼的地方,用来提醒自己。今天的你,有努力吗?其实作为我个人来讲,我是一个害怕面对困难和挑战的人,每次一遇到困难,我的心里就打起退堂鼓,书中,林教授率领科研团队坚守扶贫第一线,迎难而上,誓要造福于民的精神,也让我不禁问自己,面对困难时,你会如何选择?你做到了吗?

每一次阅读,都让读者的内心产生共鸣,我想这也是这部作品的成功之处,钟副主任总是和我们说,讲解员要努力讲好故事,他真的给我们树立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从书中不难看出他收集了非常多有关林教授的素材和资料,进行整理和挖掘,才让我们看到了如此鲜活的人物形象,让我们看到这一段段故事背后所蕴含的时代精神与价值。

作为讲解员,也许我没有足够的能力,像林教授那样造福于民,造福世界。但我希望可以像钟副主任那样,用无限的热情去做好讲故事的人,我希望通过手里这支小小的话筒,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弘扬好中国精神。

最后的最后,我也想借此机会,感谢林教授,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要回到两年前的主题成就展,作为国家级展览,在正式开展前,每一位讲解员都要经历非常严格的训练和选拔,最后的讲解审查中,来自宁夏的讲解员有一句讲解词,让我印象深刻,她们说,闽宁镇从昔日的干沙滩变成了如今生机勃勃的金沙滩,说到这句话时,她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作为福建的讲解员,我们也不禁为她们欢呼喝彩,审查结束后我们闽宁两地的讲解员抱在一起相互鼓励,还拍下了这张合影,虽然之前我们互不相识,但总觉得我们之间紧紧相连,我想正是这一株小小的菌草,它有着大大的能量,让我们真正意义上成就了一段跨越山海的珍贵友谊。


  •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闽ICP备20005811号-2)

福建省党史方志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1)
技术支持:东南网
福建省党史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