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编研论述
飞鸾岭茶碑中的坦洋茶事
2024-04-16 11:26:39 来源:《福建日报》2024年04月16日 作者:江振鹏 郑彦凌

宁德飞鸾岭南路的起步岭,保存着两块清光绪时期的石碑,碑首均镌有“起步岭碑”四字。其左侧碑文304字,记录了光绪五年(1879年)宁德、福安、寿宁等地的茶商共同募捐以重修茶路的数目。其右侧碑文共442字,记述其时起步岭地区茶道修建的始末与茶商捐番的款项。起步岭碑是闽东名茶“坦洋工夫”发展壮大、远销海外的见证,重现了晚清时期海丝茶路的兴盛。

“罗源北关外有起步岭,泛原九达,径转千盘,岩峻而凌,鸟道之烟,屈曲而入羊肠之阪。”起步岭(今亦称梅岭),顾名思义是罗源出城的第一条岭,位于罗源与宁德的交界之处,是罗宁古道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福建北路茶运输的必由之地。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严格规定仅限广州一口通商,又屡次下令严禁茶叶海运,福建茶叶多通过内河转运至广州或恰克图。《南京条约》签订后,福州、厦门被迫开埠,闽茶改为省内输出。彼时闽茶以地域划分为三类:南路茶、北路茶与西路茶。南路茶以安溪附近所产制的乌龙茶为代表;西路茶以武夷茶为代表,久负盛名于海内外,但山岭崎岖,交通闭塞,转运困难;由福州北岭到福宁所属的福鼎、宁德、霞浦、福安、寿宁、罗源、古田及屏南等县为北路,其所产之茶,虽因制造不得法与气候土质之关系,品质稍逊于西路茶,但“北路之茶为建宁茶客所赏识,于福安县北坦洋采制工夫,其制茶法遂传入北路,因滨海交通便利之故,转占输出优越地位”。

近代北路茶的代表“坦洋工夫”约于清咸丰年间创制。咸丰二年(1852年)后,福州茶务始盛,输出量飙升,成为仅次于汉口的茶叶输出地。1853年有14艘船到达福州港,运输茶叶出口;1854年,福州装运茶叶出口的船舶增加到55艘,出口量达13万担;1855年,茶叶出口量增加到27万担;1856年已有148艘船,出口茶叶数额也跃至37万多担。

清同治四年(1865年),《闽海关年度贸易报告》提及运至福州港口的茶叶,仅少量销往中国口岸,绝大多数直接用轮船出口外国。福州茶港兴盛之际,量大质优的“坦洋工夫”远销英国、荷兰等国,以鲜、醇、清、甘的口味,契合了欧洲人对红茶的旺盛需求,其一经面世,即深受西欧市场与欧洲皇室的青睐。宁德飞鸾岭南路起步岭,就是“坦洋工夫”向福州陆运的必经之途,也是其以自身独特魅力征服西方世界的见证。

起步岭地区的茶路,此前崎岖难行,多有崩坏之处。光绪年间,地方绅董李世镐、胡兆江、王正卿、吴步森,以及茶庄“和记、万利、仁记、兴记”等共同倡议重修。其时,坦洋村成为闽东的一大茶品集散地,慕名而来做茶生意的茶商络绎不绝。除原有坦洋村的施、胡两姓外,还有王、吴、郭、李等,其中论茶庄规模、经营时间,当数胡、施、王、吴四家族最盛。

胡姓最成功的茶商是胡大盛、胡兆江。坦洋胡氏耕读为本,农商兼营,自明末即事茶,开垦茶园,培育新茶种。胡大盛经营茶业,不畏挫折,率先试制工夫红茶成功。胡兆江是“坦洋工夫”创始人之一,经商余暇时读书不倦,平日待人接物,温若春煦。其热心公益,时人赞扬胡兆江“不为士之业,而为贾之良”。施姓以施光凌、施福隆最为闻名。施光凌一生乐善好施,为无家可归的乞丐“架瓦屋数间以庇之”,甚至对伪造其商号银票的不法之徒也慨然不予计较。施福隆曾任福安茶厂总评审师,其严谨认真的事茶态度,一时被传为茶界美谈。

王、吴两家入行时间虽晚,但所经营的茶庄诚信守义,几代茶人才智过人,善于经营,为“坦洋工夫”的创制与发展作出贡献。社会风气崇尚奢侈之时,王正卿仍简朴传统,并教育子孙“不得稍耽暇逸、染縻习”。吴步云发迹后依然勤约治家,并思恩图报、关注国运。四家族各有多个茶庄,胡兆江经营“泰大来”,施光凌经营有“丰泰隆”商号,王正卿与吴步云于咸丰同治年间开始合作经营,共创“祥生记”茶庄,后分开经营,分掌“祥记”与“生记”。

起步岭碑文记录有修建起步岭茶道的宁德、福安、寿宁三县茶商的商号及各自捐番数目。胡兆江、王正卿、吴步森等人号召茶人募款,丰泰隆、泰大来、祥记、生记、源胜隆等数十个商号响应,以茶庄之名为起步岭捐番。据史料记载,“坦洋工夫”诞生后,福安市茶行林立,鼎盛时期,仅坦洋一条街就有茶行三四十家。光绪五年(1879年),由省委员督办在社口镇坦洋村设立茶类税课,是闽东最早实行征收茶税的地区。

起步岭右侧碑文以246字,记录了飞鸾起步岭茶路烦琐复杂的修缮过程。光绪年间,闽红新秀“坦洋工夫”兴起,福安和周边各山县的毛青茶汇集坦洋,精制成工夫茶出口,茶叶运输量俱增,北路茶得以迅猛发展。北路茶运输途径多样,早期闽东海丝茶路有两条路线:一条是全程水路,成品茶先用溪船运至赛岐,再从赛岐码头过驳大船运往福州马尾口岸,因工夫红茶主要用于外销,以赛岐为起点的海上茶路由此形成;另一条则是水陆兼程,出赛江最南端的白马门后,先到宁德飞鸾码头登岸,然后改用人力肩挑,翻越飞鸾岭,循官道经罗源、连江到达福州。

然而,北路茶运输陆路不及海路顺畅,道路崎岖不堪,途中荒芜之处众多,茶叶千担需以人力肩挑,翻越过程中本就多有艰险,更不必提偶有山匪骚扰作乱。“以蚕丛未辟,行路艰难,马足不前,征途险阻。而榛芜荒秽,力孰绍乎丁开,磴道崎岖,足然穷乎□步。五里十里频嗟滑滑之泥,长程短程莫息劳劳之驾。”石刻载有“罗源北关外有起步岭,泛原九达,径转千盘,岩峻而凌,鸟道之烟,屈曲而入羊肠之阪。自起步大岭以至飞鸾四十余里,甚多崩坏,莫便往来”。起步岭段高耸入云,艰险难行,阻碍北路茶进港外销之路。

海外市场对“坦洋工夫”的需求量日益提升。为提升茶叶贸易利润,闽北茶商意识到,畅通“坦洋工夫”经由起步岭输往福州港口之茶路,举足轻重,刻不容缓,故“兹经公议,远近募捐,重加修理,易土而石,改险为夷。数千金之赀费,不吝同侪,亿万众之欢缘,长垂载道”。以募捐的方式积攒筹款,共同修建中断的起步岭茶道,以资促进闽茶外销。

起步岭一带贯通后,众人喜不自胜,自信倍增,“从此涂铺磩砌,行蹈琳珉,周道竟如砥之平,叠嶂若缘梯而上。扶卭着屐,道遥视为坦途,躡蹻担簦,劳瘁不惊隘道”。茶路漫漫,以捐募之财款与三地茶商之力进行补葺,虽已大致打通艰险地带,但后续所现缺漏地区还需逐步修整,以兴闽茶。闽北茶人也在起步岭碑文中留下了对后人的希冀:“然善作固贵善成,能创尤须能整,倘此后缺者补之使完,欹者扶之使正,更于后起有望焉。”

值得注意的是,起步岭左右碑文中写有的各商号募捐款数均以“番元”作为单位。西班牙银元与墨西哥鹰洋的大量流入,是“坦洋工夫”畅销海外、茶商积累国际通货的自然结果,亦是我国沿海地区与欧美贸易密切往来的历史见证。

“坦洋工夫”的繁盛开创了闽东红茶的新纪元,是闽北地区最早的“中国制造”。它带动了坦洋村的商业和经济发展,鼎盛时期,从海外寄来的信件只需将“中国坦洋”写于信封,就能被准确送至收信人手中。

1899年,闽三都澳港口开埠后,“坦洋工夫”借机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出口量与年俱增。快速发展之下,传统水陆兼程、人力肩挑的运茶方式已无法负担巨额的茶叶出口需求,且福安至宁德三都澳港口距离不过咫尺,北路茶翻越起步岭至福州港口的模式因而逐渐被废弃。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


  •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闽ICP备20005811号-2)

福建省党史方志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1)
技术支持:东南网
福建省党史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