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编研论述
福建这部县志何以称天下名志?
2024-04-09 09:10:42 来源:海都新闻 作者:N海都全媒体记者 周德庆

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国史、方志、族谱(家训)并称为三大历史文献。三者连接起中华文化千年不断的文化血脉。

而地方志、族谱以及家训,对于区域和家族精神气质的形成以及地方行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方志和族谱等文献。早在厦门、宁德工作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就常阅读方志,并对身边的干部说:“要多看县志,能从一个侧面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变迁,对工作会很有帮助。”

福建有历史悠久的方志文化和族谱文化,早在东晋太元十九年(394年),福建最早的地方志《闽中记》就已问世,而族谱文化早已浸透到闽人的文化基因之中,几乎每乡每家都有族谱。一部部的方志,一本本的族谱,是承载福建优秀传统文化和闽人智慧的宝库。

现存8000多种地方志中,有一部福建人编撰的地方志被誉为“天下名志”。《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称:“是志与(明)正德十四年康海《武功县志》、韩邦靖《朝邑县志》鼎足而立,夙称名志。”这也就是修志史上俗称的“两部半”(《朝邑县志》为半部)。

福建这部名志就是始修于康熙初年,刊行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的《宁化县志》,撰写者为明末清初的宁化人李世熊(1602—1686年)。

清同治八年(1869年)重刊的《宁化县志》,为线装古籍,是现存的最早版本

李世熊所撰《宁化县志》,2008年被列入《福建省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宁化县志》内页宁化县山水学宫全图

它为何会被誉为“天下名志”?其对于今天的我们有何启示?今天,《读闽·传家》和大家一起聊聊李世熊和他倾尽半生的康熙《宁化县志》。

年少成名文声显赫

明清鼎革之际归隐

1644年,明清鼎革之际,42岁的李世熊作出了人生的一个重要决定:回乡避居,无论是南明政权,还是清廷,他都拒绝出仕。已过不惑之年,作出如此抉择,既有时代的裹挟,也有个人的命运。

李世熊,字元仲,号寒支,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出生于宁化县泉上(今泉上镇泉上村),家道小康。

他自幼颖慧,是名副其实的“别人家的孩子”。他10岁就能应塾师之命,为手中扇子作破题句,“舒之风动四方,卷之退藏山密”,堪称“神童”;15岁童子试,第一名;16岁入县学;20岁参加乡试,本已中榜,可命运跟他开了一个玩笑。

《清史稿·列传二百八十八》(遗逸二)记载,李世熊“中天启元年副榜,以兴化司李佘昌祚得其文,争元於主司弗得,袖其卷去,曰:‘须后作元也。’”

考官佘昌祚在主考面前替他争第一,没有办成,便带走他的文章,说:“待以后再做第一名吧!”

此后,李世熊共参加9次乡试和选贡,都因各种原因落第,但他的文章为众多士人、学子所推崇,名震一时,“典闽试者,争欲物色之为重”(《清史稿》同上),连在闽主持典试的官员,也争相以得到他的文章为重。

前后历时十数载

修志过程曲折多磨

在李世熊之前,宁化先后修县志三次,明嘉靖年间首纂,万历、崇祯年间两度重修,但各志或记述过于简单,或资料不详实等,多有弊端。

其实,康熙《宁化县志》最初或为李世熊的私人修志。清初,回乡避居的李世熊,并非“彻底躺平”,而是著书立说。修志是一县一邑之大事,适处乱世,兵匪祸行乡野,修志也给了他借此反思明亡教训的契机。在与友人、弟子的书信中,此事也多有提及。

《宁化县志》内页

李世熊具体何时动笔,已难以详考。康熙《宁化县志·序》中记载了该志前后历时十数年修撰的曲折过程:清初,宁化县令何凤岐(1660—1670年在任)“以邑志请先生”,“数请乃可”,然“书未就,而何公乃迁去”。“及书就,前令王公急欲梓行,又不果”。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三藩之乱已平、台湾统一,清廷再次下诏令天下修志,催促甚急,时任宁化县令祝文郁求见李世熊,征得同意,将李世熊私修的《宁化县志》“增芟十之一二”后刊行。

对李世熊的《宁化县志》,祝文郁称“尽改旧志面目,视他志亦别为一体”。全书7卷,34万字;以“三宝体”为纲,分土地、人民、政事三部,纲下按事分类,共52目,每目均有概述;不设艺文志收录诗文,而是各附于事条之后或人物传中;土产所占比重最大,次为人物,分9个子目(《方志百科全书》)。该志在体例结构上做到纲举目张,纵横结合;内容记述详赅得当,浑成一体(《中国方志通鉴》)。

李世熊的研究学者、龙岩学院师范教育学院张凤英副教授介绍,“三宝体”多见于明代,但结构往往比较简单,李世熊《宁化县志》在“三宝体”的大框架下设置52目,使得整部志书纵横捭阖,将千年之史、一邑之事尽行收录,且文辞章法精妙,读起来毫无违和凝滞之感,可以说,“虽然没有开创之功,却有典范意义”。

鲜活有趣的“冷知识”

志书中有很多

今天,我们翻阅古人修撰的县志,不少修撰者只是简单地“复制+粘贴”前人,因陈旧说,内容如同流水账,枯燥无味,但李世熊的《宁化县志》文笔精妙,考据绵密,即便是其中的“赋役志”等行政色彩浓厚的章节,读之都能如饮甘泉。

其中,不得不提的是占整部志书篇幅五分之一的“土产志”,共录15类347种,近十万字的内容,却不让人有文字繁琐之感,后来此志还刊印有单列本,世人赞为“识见赅博,采写精详”。

“土产志”记载了闽地很多鲜活、有趣的“冷知识”,即便放在今天,也依然耐读。

“中国兔皆褐色,南海诸国皆白色。崇祯中年,海舶携白兔来漳泉,一时奇羡,价踊至数百金。后生育既多,价骤落,至有因兔而破家殒命者,亦一时之孽也。”

这则鲜活的故事,便出自“土产志”的词条“兔”中。现代的学者在研究海丝“舶来品”、中国家兔“起源说”等相关论文、著述中,多次引之为史料。

即便是普通的投资者,看到这个“白兔泡沫”的故事后,也会心头一紧:原来“泡沫”自古就有,“投资还需谨慎”。

山居四十余年,但李世熊的眼界却不闭塞。明末,番薯、烟草等农作物先后传入中国,他在“土产志”中皆有搜集、考证。“甘薯,今俗名番薯,种来自南夷,闽中万历中始有之……亦可作酒。”这或许是地瓜烧最早的历史记载之一。

后世修志者

纷纷借鉴效仿

李世熊的《宁化县志》问世后,很快成为清代地方志的典范,后世修志者多有借鉴、效仿,甚至直接搬抄部分内容。如刊印于雍正二年的台湾《诸罗县志》、乾隆十五年江西的《兴国县志》、乾隆四十七年的《长汀县志》、嘉庆十二年的《续修台湾县志》等。

而在宁化,自李世熊的《宁化县志》刊行后,宁化两百年未修新志。同治年间,全国多地重修县志,而宁化仅仅重刻康熙《宁化县志》,民国重修《宁化县志》,凡李世熊所记,“悉仍其旧”。

林则徐曾研究过历代全国地方志,“明代《武功》、《朝邑》二志以简洁称,……沿习日久,文省而事不增,其弊也陋……李元仲所纂《宁化县志》,喜其详赡,有裨于政”(《大定府志·序》)。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秋,李世熊在泉上檀河精舍去世,享年八十五。除《宁化县志》外,还留有《寒支集》《钱神志》《史感·物感》《寇变记》《狗马史记》等著述。

“无饰言、无曲笔”

经得起时间考验

康熙《宁化县志》问世三百四十年后,今天,透过李世熊和他在乱世之中修成的志书里,又能读懂什么样的初心?

可见笃行求实的工匠精神。省委党史方志办市县志指导处处长张维义说,《清史稿》中记载,李世熊终生好学,且活到老学到老,“生平喜读异书,博闻强记。年八十,读书恒至夜分始休。六经、诸子百家靡不贯究,然独好韩非、屈原、韩愈之书”。而撰写《宁化县志》的十数年间,古稀之年的他,仍然做了大量的文献考证、实地调查和口述访问等,真正做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精益求精的精神,值得今天地方志工作者学习。

更可贵的是秉笔直书的史家精神。在修志的过程中,李世熊收到了大量的地方人士来信,或希望将自家先祖写入县志,或用一些不符合史实的头衔抬高先祖,李世熊不顾情面和各方压力,列出证据一一驳回,“无饰言、无曲笔”,只为给后世留下一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方志。

或许有人说,李世熊和他的《宁化县志》,与今天的普通老百姓似乎无关。实则不然。近年来,东华山的雾凇、天鹅洞的奇观,游客流连打卡,大米、驼子、擂茶等宁化特色物产,也让人赞不绝口,而这些山水风物,李世熊在《宁化县志》中早已勾勒,并通过代代口耳相传,绵延至今。

总之,这部“天下名志”,其中所蕴藏的“文化富矿”“思想富矿”“精神富矿”,今天依旧值得深入挖掘。

参考论文:

张凤英《明遗民李世熊与康熙〈宁化县志〉的编撰》(《上海地方志》2019年第3期)

森正夫(日本)《〈寇变纪〉的世界——李世熊与明末清初福建省宁化县的地域社会》(《中国文化研究》2005年第4期)

潘承玉《清初散文中枢:从李世熊看明遗民散文创作网络》(《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3年第5期)

福建方志简史

福建最早的方志是东晋太元十九年(394年)晋安郡守陶夔撰的《闽中记》。其后,南朝梁大通年间(527—529年),顾野王撰有《建安地记》2篇。唐大中年间(847—859年)闽人林谞撰有《闽中记》。晋唐时期,闽中一带共撰方志4种,惜均无存。县志则尚未见开撰。

山水志也是福建方志文化的特色之一,《玉华洞志》系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由县绅廖崔龄主持重修,为木刻印刷版线装古籍,共6册,其中80幅玉华洞明代导游图描绘了玉华洞176处古迹和景点,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认定为“年代最久的洞穴导游图集”。该文献是最早介绍玉华洞地形地貌、游览史及诗词歌赋等的书籍,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史学价值。

宋代,福建方志的修撰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不仅发达的州县一修再修,而且乡邦小邑也有修志。据《福建省旧方志综录》统计,宋代福建共修撰方志76种,其中,省志3种,府州志42种,县志31种。这期间有两部名志现仍存世,一是南宋淳熙年间梁克家的《三山志》,一是修于宝祐五年(1257年)的仙游《仙谿志》。元代,福建修志成果较微,全省仅修志11种,且仅存书目。

明清两代,福建修志进入全盛时期。据《福建省旧方志综录》统计,从明初至清末,福建共修志523种。明代是福建历代修志最多的时期,可谓“无府不修志”,同时,一些乡镇也群起修志,还有不少山水志。明代福建比较有名的方志有黄仲昭《八闽通志》、何乔远《闽书》、王应山《闽大记》等。崇祯年间,冯梦龙在寿宁当知县,编撰《寿宁待志》5卷,这志大部分为其亲身经历或调查研究所得,识见高远,自成一格。清代,福建修志事业继续发展,康乾两朝尤为兴盛,名志有李世熊《宁化县志》。

民国时期,新修了一部有史以来篇幅最为浩瀚的省志,即陈衍、沈瑜庆等所撰《福建通志》。各县编修县志的劲头不减,尤其是山水志延续,乡土志勃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盛世修志再现辉煌。从1984年开始,我省前后进行了两轮修志工作,到2023年,全省已出版300多部省市县三级志书和上千部特色志、乡镇(村)志、地情书籍,形成了两亿多字的地方志成果,加上现存的287种历代方志,以及7亿多字的数字化资料等。

  •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闽ICP备20005811号-2)

福建省党史方志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1)
技术支持:东南网
福建省党史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