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肩膀上的民间艺术奇葩
2024-02-19 13:49:34 来源:“福建省艺术馆”微信公众号 作者:

沙县肩头棚亦称肩膀戏,起源于清朝宣统年间,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因其演技奇特,唱腔动听,兼容各调,场地不拘,素有“肩膀上的民间艺术奇葩”之美称,于2005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肩膀戏表演形式独特,由孩童(岁数最大不超过10岁,最小不低于5岁)站在大人的肩膀上表演,小孩负责唱腔、头部表情和双手动作,大人负责台位变换和腿部动作。大人根据剧情需要,与肩上小孩巧妙配合,上下默契,浑然一体。

除演技奇特外,肩膀戏还有剧目来源广泛,曲调丰富动听等特点。

肩膀戏的常演剧目有花鼓调《小放牛》《补缸》《花子过关》、南词曲调《赶船》以及《黄鹤楼》《平贵别窑》《四郎探母》等,多以折子戏为主,来源于南词、京剧、越剧、黄梅戏等。

肩膀戏曲调丰富唱腔动听,经常用的有“花鼓调”“调兵调”等,后来也吸收南词和土京戏的音乐曲调,如“南词北调”“二簧”“西皮”等。伴奏乐器有京胡、二胡、三弦、月琴、唢呐、笙、笛子等。

每逢节俗盛会,各民间剧团都组织肩膀戏走街串巷表演,所到之处无不备受欢迎。


  •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闽ICP备20005811号-2)

福建省党史方志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1)
技术支持:东南网
福建省党史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