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业务指导
浅析省级志书提升编修特色与工作质量的路径 ——以《浙江通志·自然环境志》为例
2024-02-04 15:51:47 来源:《福建史志》 作者:李连秀

2022年6月,作为“文化浙江”的标志性重大工程——《浙江通志》全面完成出版任务,全书共113卷131册,计1.13亿字,是全国第二轮修志规模体量最大的一部省级通纪体志书。它一经编纂出版,就获全国方志界和学术界瞩目。7月15日,浙江省举行《浙江通志》首发式暨编纂工作总结大会,随即召开《浙江通志》研讨会,就《浙江通志》的编纂成就和编纂特色进行深入探讨。与会领导和专家多维度解读这部通志,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志内容丰富、体例完备、特色鲜明、诸多创新、质量上乘,实现新时代方志编修的创新突破,“将在中国方志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具有里程碑意义”[1]。2023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在品读中华最早的地方史志之一《越绝书》时称赞《浙江通志》是新时代“浙江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

清代著名方志学家章学诚在总结前人修志的经验教训时,一般都要用三条标准进行衡量,即史家法度、方志体例、内容价值,三者符合,方为佳志。笔者有幸受邀评析这部通志的第四卷《自然环境志》,综合章学诚所设的标准来衡量这部志书,可以看到该志质量和特色相得益彰,不愧为精品佳志:一是贯通古今、史料翔全,通志特色鲜明;二是体裁精当、体例严谨,方志特色鲜明;三是著述准确、专业研究,学术特色鲜明。窥一斑而知全豹,笔者借以《自然环境志》为例,探析《浙江通志》的编纂组织运行机制和特色,思考新时代省级志书提升编修特色和工作质量的有效路径,祈于方家指正。

一、通贯古今、化静为动,展现方志通纪体文献悠远的历史价值

《浙江通志·自然环境志》为通纪体专业分志,内容记述上限从事物的发端开始,下限至2010年,通贯古今,化静为动,用动态的方志笔触,记录和展现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海洋、生物等方面的历史递进演变。如在第二章地貌第五节记述河口地貌变迁时,表述为:“杭州湾的构造基底相对稳定,海平面变化则成为沉积过程重建的主要背景。自上更新世早期末至全新世,该区先后有3次不同程度的海侵。全新世的海侵规模最大,海水先沿着河口和低洼处入侵,距今7000年前达到高峰。河口两岸平原地貌和岸线的变化,主要是江流、潮浪对泥沙冲蚀淤积的结果。总体上表现为北岸冲蚀、南岸淤涨的特点。……杭州湾北岸岸线在东伸中北移,但速度缓慢,直到公元4世纪时,长江口南岸沙嘴东端才从漕泾伸展到拓林略东。此后,岸线东伸加快,迄今已东移近50千米。与此同时,杭州湾北岸岸线北移。公元4世纪时,王盘山诸岛尚是东晋屯兵之处,12世纪岸线已退到海盐、金山故城之南;15世纪初期,岸线与现代岸线大体相当。由于修筑石塘和秦山以西山体的阻挡,制止了岸线侵蚀。公元4世纪时,河口南侧岸线大约在西兴、龛山、孙端、临山、浒山一线;此后渐向北淤伸,至11世纪已涨到浒山以北约8千米,呈凸弧状;11世纪中叶以后,受潮流冲刷开始内坍,至14世纪又坍回到临山、浒山、观海卫一线,即大古塘所在位置;此后又外涨,至18世纪末,大体上恢复到11世纪的位置。近6个世纪的外涨过程中,岸线共外移16千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大规模围垦造田,修筑堤坝,杭州闸口至海宁十堡之间的河道缩窄至1~4千米,形成现代的岸线。”[2]

这样的动态记述在该志各个章节都有所见,贯穿“通”的立意和编纂理念,以方志记录的形式反映浙江自古至今的地理现象,从大历史观的视角,呈现历史时空的连续性、动态性。同时,该志还科学地记述自然环境的要素、结构、特征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用凝练的语言化繁为简,化艰涩枯燥为通俗可读、可信可用,增强通志系统性、整体性,使之呈现丰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情怀。无疑地,这样的做法和经验值得进一步借鉴和思考。

二、史料翔全、著述严谨,展现方志文献独特的学术价值

地方志是资料性文献,资料性是最根本的属性,而著述性是地方志内容记述深度、广度和科学规范的全面考察。《自然环境志》在资料性和著述性上做到互相成就,展现方志文献学术价值。

第一,该志吸取最新的专业数据和研究信息,具有全面丰富的资料性、规范严谨的专业性。该志采用多方面综合性的地方文献与档案史料,征集采编相关职能机构的专业资料、统计数据资料、调查报告、综合评价报告、区划报告、地方标准,注重资料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注意学术前沿问题,汲取相关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提升志书的权威性和学术性。

第二,该志注重资料归纳考证,具有简洁准确的著述性。除充分采编资料外,该志坚持方志为信史的理念,对资料进行筛选、分析、总结、归纳、考证、锤炼,沟通资料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彰明因果,让资料说话,客观真实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揭示发展规律,行文简洁凝练,表达准确。

如该志在第四章水文第一节水文环境记述钱塘江水系时,认真梳理考证了钱塘江河源在不同年代的不同说法,资料引用丰富,记述论证规范严谨。具体记述为:“钱塘江河源在不同年代有不同说法。《山海经》《水经注》及民国32—38年(1943—1949年)编纂的《重修浙江通志稿》,多以徽港为正源。明清时期,曾出现过新安江、信安江(衢港)、东阳江(婺港)三源和衢港、徽港南北二源之说。民国29年发行的《最新中外地名辞典》首先认定衢江‘为浙江之上游’。其后,民国36年出版的《辞海》又持南北二源之说。20世纪50年代,电力工业部上海水力发电设计院和浙江省水利厅勘测设计院组织查勘钱塘江,确定钱塘江源出于浙皖赣3省交界处的莲花尖。1983年和1985年,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组织浙江省水利厅、杭州大学等9个单位的科技人员实地考察两次,根据科学量算数据和实地考察情况及历史文献资料,按河源唯长、唯远的历史习惯,确定新安江为钱塘江正源,新安江源头为安徽省休宁县六股尖东坡。2010年9月,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发布《关于启用浙江省主要河流长度、流域面积、主要湖泊面积数据的公告》,确认钱塘江南、北两源。2010年,按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河湖基本情况普查规则,干流以‘河长唯长、面积唯大、水量唯大’的原则并结合河流发育情况,综合确定钱塘江河源位于安徽省休宁县龙田乡江田村,新安江为钱塘江最大的1级支流。”[3]

第三,该志直笔著史,倡导绿色发展,积极发挥地方志存史镜鉴的功用。自然环境是经济社会赖以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是最基本的省情之一。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走了不少弯路,自然生态出现失衡等问题,该志秉承直笔著史的原则,客观记述,重视以史为鉴。如第一章地质第六节设置了“区域稳定性和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以专业和事实资料揭示其中已发现的工程地质问题,对今后的治理与预防工作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再如第四章水文“水土保持”的记述,所设“2004浙江省各行政区水土流失情况一览表”“各时期浙江省水土流失面积变化一览表”“2009年浙江省水土流失面积一览表”则从纵横、点面等相互结合指明了水土流失治理的方向和成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展,环境美丽、人民幸福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最佳形态。

三、诸体并用、活化利用,展现方志文献典籍的特色价值

《自然环境志》编纂者充分运用图、表、录等体裁,突出区域特色、专业特色、时代特色,内容记述汇聚专业资料,探寻其发展演变规律,为学术研究提供堪存堪鉴的广阔空间。

第一,该志广泛运用图、表、录等体裁,突出展现自然特色。《自然环境志》综合运用各类图,如地图、示意图、分布图、照片、趋势图、比较图、曲线图等。这些图分布在全志各个章节,让志书更加通俗生动,化繁为简,使读者观大势于有形,览全景而无余。这些图中,既有全国闻名的“钱塘江潮”“杭州西湖”等特色图照,也有整体宏观的地质图、地貌图、地势图、气温图、降水量图、水系图、土壤分布图、近岸海域图,还有专业微观的土壤剖面图照。图与文字相间,画龙点睛,相得益彰,使志书更加生动直观,有着一图胜千言的表达效果。

此外,《自然环境志》还通过设表、附录的形式展现浙江自然特色。如该志根据专业资料设置表格,记述读者关心的“浙江之最”,如“浙江省海拔高度名列前茅的5座山峰一览表”“浙江海岛地貌之最一览表”“浙江省岛域面积最大的前10座海岛一览表”等,具有知识性和新颖性。

第二,该志灵活运用数据,使科学严谨的地理记录形象化、生动化,让地方志书更为可读可信可用。《自然环境志》是一部专业性很强的分志,专业词汇、专业数据数量众多。如果直接采用专业数据、专业信息来记述,那么内容艰涩,很难吸引读者阅读。面对数量众多的数据资料,编纂者创新编纂方式,活化数据资料,根据内容选择运用不同数据图形,让数据自己“说话”,直观、形象地展现事物的发展变化,揭示其蕴含的规律。

如第二章地貌第五节海岸与海岛中,编纂者运用钱塘江河口地貌的数据资料编制了“钱塘江河口纵剖面图”的曲线数据图,对“钱塘江潮”的产生作直观的描述。而后,根据历史数据资料编制的“钱塘江口杭州湾古海岸变迁示意图”“浙江全新统海平面变化过程曲线图”“东海4万年来海平面变化过程曲线图”等,让志书内容记述更加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增强了可读性和可信度。再如第三章气候第二节主要气候要素和天气现象中,编纂者抓住气候特征,编制了13张反映气候要素变化的分布图和3张数据表。这些图、表与正文内容相印证,前后对比,通过数据体现发展变化、揭示发展变化、预测未来趋势。

第三,该志注释运用丰富和规范,促进资料性和学术性高度契合。该志注重学术规范,对地图、图片、表格和重要文字资料进行注释。地图、图片的注释主要以括注为主,注明资料来源、图照时间、提供者等要素,要素说明齐全。表格以表下注为主,注明资料来源和表内说明。正文注释以页下脚注为主,发挥着不同作用,主要有:一是注明资料来源,这类注释占多数;二是阐释专业词汇、单位等;三是延伸补充正文内容,将志书未能记载的内容予以补入,使之内容更加完整系统;四是专业信息多说并存,反映学术界研究的不同观点,拓展志书的信息,便于读者分析参考;五是统计口径和数据的说明,明确数据使用的资料来源、标准等;六是详见、互见内容,注明关联的篇章或志书。

这些注释和正文一起构成丰富的文献信息系统,发挥了拓展信息空间、延伸信息链条和加大信息容量等重要作用。《浙江通志》广泛运用注释的做法与经验对探索地方志书如何注、注什么作了很好的示范,值得总结和借鉴推广。

四、科学组织、创新机制,展现新时代地方志编修提升工作质量的“浙江经验”

地方志编修是一项浩繁的文化系统工程。《浙江通志》于2011年正式启动,编修卷数多、体量大,但只用了10年多一点的时间(所用时间仅为其他省志的一半),便完成编纂出版任务,可见编纂速度快、效率高,编修质量获高度评价,被称为全国二轮志书中的精品之作:史料宏富、记述翔实、特色鲜明、编纂规范、印制精良。《自然环境志》编修亦是如此,前后历时6年,由浙江省国土资源厅牵头,浙江省水利厅、浙江省农业厅、浙江省林业厅、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和浙江省气象局共同承编,邀请浙江大学学者参与编纂,直接参与编纂的人员就达六七十人。

众所周知,在各级、各类志书中,省级通志最是成志不易,但有着最为重要、最为独特的价值和意义。这样一部皇皇巨构,如何能够又好又快地完成编修工作,提升编修工作质量?究其成功经验:领导重视、项目化操作、条件保障、专职督办,当是主要之因。一部成功的志书,离不开领导的重视。浙江省委、省政府对《浙江通志》编纂工作高度重视,将编纂《浙江通志》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进行部署和推动。省政府与有关编纂单位主要负责人签订《浙江通志》编纂责任书。同时,浙江省还建立一套严密的组织管理体系,精心组织编纂。如科学组织上,形成了在编委会领导下,由总编班子—总纂班子—责任编辑三层人员构成的一套完整的组织协调机构和运行机制,实行总编负责制。总编班子由具有丰富领导经验及文化等工作经历的老同志来担任。在编纂过程中,总编班子充分发挥总揽全局的作用,通过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行政约谈和督查通报等方式,组织推动和督促各个行业承编单位编修工作。在编纂层面,组建地方志行家与学者专家相结合的总纂班子、编辑队伍,形成专业和学术质量双保障的工作团队,以学术引领提升志书质量水平。

在创新机制上,浙江省率先研发和运用志书在线编纂系统,建立全过程编纂管理机制,强化质量保障机制,相继拟订《〈浙江通志〉编纂工作实施方案》《〈浙江通志〉凡例》《〈浙江通志〉行文规范》,编写《〈浙江通志〉编纂备览》《〈浙江通志〉编纂手册》。同时严格规范从撰稿到出版的程序,严格初审—复审—终审程序,评审验收不走过场,对意见建议不敷衍,对所有评审专家和内部责任编辑等人员提出明确要求,志稿经评审反复修改直至出版[4]。

正是基于这样的科学组织和机制创新,良性互动,高效运行,加之《浙江通志》编纂人员以“拼尽心力铸精品”的决心,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尽心、精心编纂好志书,为全国地方志事业提供了可借鉴参照的“浙江经验”。

立足时代,远观未来,第三轮地方志编修即将开启,反思和总结二轮地方志编修经验与做法正当其时。地方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地方志事业要坚持“两个结合”,持续推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赓续历史文脉中谱写创新华章,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方志智慧。

注释:

[1]《为全国地方志事业贡献“浙江经验”——〈浙江通志〉研讨会专家发言摘要》,《浙江日报》2022年7月22日第8版。

[2][3]《浙江通志》编纂委员会:《浙江通志·自然环境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223—224、297页。

[4]潘捷军:《浙江通志》编修琐记,“新越绝书”2021年1月25日。


  •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闽ICP备20005811号-2)

福建省党史方志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1)
技术支持:东南网
福建省党史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