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福建客家民系的形成与变迁
2023-12-08 16:11:52 来源:福建日报 作者:王日根 江韵琳

客家是汉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时空中形成的一支重要的民系,主要聚居在闽粤赣山区。闽西是客家民系主要聚居地之一,亦是福建客家人的发祥地。

客家族群首先是中国历史上数次大规模迁徙的产物。人口的大规模迁徙,或受到自然灾害的逼迫,或与兵燹战祸有关。两晋南北朝时期堪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西晋元康四年(294年)出现大饥荒,元康七年(297年)秦雍六州出现大蝗灾,流亡“逐熟”是灾难状态下不得不作出的求生选择。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导致“洛京倾覆,中州士人避乱江左者十六七”,谭其骧估计当时全国人口的1/690万人踏上了流亡之旅。其后约160年间,中国历史经历了“五胡十六国”等罹乱时代。唐末黄巢起义、北宋末年靖康之耻、宋金对峙、宋元交战等历次兵燹灾祸不断制造着流动的人口。

这些流动的人口自然流向交通偏僻之处、人烟稀少之区,闽粤赣边满足了这样的条件。赣南可以由鄱阳湖溯江进入,这里有宁都、石城等县,再往南走,就进入福建闽西地区,将乐、泰宁、沙县、三元、梅列、归化(明溪)、永安等都因地处偏僻山区而成为流民们的安顿之所。

武夷山是闽赣间的分水岭,由江西石城至宁化的站岭隘成为人们跨越地域局限的通道。有资料表明,自东汉至明,赣南迁入宁化石壁的86个姓氏中,东汉至南齐3姓,唐(乾符之前)2姓,唐末31姓,宋32姓,元明18姓,约占历代迁入宁化石壁总姓氏的四成。宁化作为闽西汀州较早设县的县份,从唐天宝元年(742年)约15005000人,增至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约1万户3.5万人以上,再增至南宋宝祐年间的3.8万户、11万人以上。这让宁化石壁成为客家早期重要的中转站和客家早期重要播迁地。

南迁汉人还通过仙霞岭沿“晋京官道”由浦城、建阳、松溪、建瓯进入闽西,多条路径将南迁汉人会聚到闽西赣南粤东这片区域。闽西地区被公认为客家形成发展的核心区。

在闽粤赣边这片特定的地域条件,南迁汉人经与当地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交流、融合和发展,形成以南迁汉人为主体的客家先民,创造发展了独特的客家文化,遂成汉族客家民系,铸就了客家文化的精髓——“开拓进取、艰苦奋斗、崇文重教、爱国爱乡”,这一精神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承。

居住闽粤赣边的客家人再度经历了向外扩散的历程,第一条是出鄱阳湖溯赣江而上进入赣南各县或中转闽西;第二条是出鄱阳湖后溯抚河、盱江进入赣南的宁都、石城等县,或经石壁通道进入闽西的宁化等县,石壁成了居住在赣中、赣北的南迁汉人进入闽西的重要中转站和客家早期重要播迁地之一;第三条是从今天的江西和浙江交界地带,越仙霞岭沿武夷山东麓南下,进入闽西地区;第四条是南迁汉人进入福建后,再沿闽江上游支流溯江而上进入闽西。

在其他时段和地区也有南迁汉人通过其他路线进入闽粤赣边,但人数少而分散,如秦汉时期,北方军队和汉人开始进入南方,其中一部分进入赣南,后来这批汉人多再迁徙出去,因而那时候并没有客家这个称呼;晋永嘉之乱时中原汉人大量南迁,如林、王、陈、郑、丘、黄、胡、何等八姓迁入闽中、闽南,迁入闽粤赣边的这部分人才被定义为客家人,这时候才有了明显的土客区分。

客家人起初往往生活在无主的山地,通过运用由中原带来的农业生产技术,在山区发展起有声有色的农业,才赢得了生存空间,加上他们勤劳、智慧,也带动了当地文化水平的整体提升。他们还在人口繁衍加速的情况下再组织化地向外移民,这时他们的身份意识便较为明显,且凡到新的居地,他们亦彰显自己的民系特色如定光佛信仰、客家话等,这样便鲜明地形成了客家祖地和客家外播的相互映照,客家民系在二者的相互作用下更加引人注目。

客家先民在经济生活方式上,以农业为主,辅以手工业和商业。许多客家人为了谋生求食而行天下,在经商过程中漂洋过海,走向世界各地。客家人以闽西赣南粤东为根据地不断向外衍扩,形成国内海外若干客家人聚居区,在四川洛带就有客家人会馆,在台湾有潮汕客家人的三山国王庙,在海外有世界性客家联谊组织。

纵向上看,客家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功绩卓著;横向上看,客家人已分布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亦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弘扬者和践行者。


  •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闽ICP备20005811号-2)

福建省党史方志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1)
技术支持:东南网
福建省党史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