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 宣传传播 > 红色文化
袁国平诗歌中的铮铮铁骨
2023-10-20 11:18:40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张大伟

1941年1月,在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中,一名新四军高级将领在突围路上身负重伤。为了不拖累奋力抢救他的战友,他毅然举枪自尽,践行了“如果我们有100发子弹,要用99发射向敌人,最后一发留给自己,绝不当俘虏”的誓言。他,就是时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的袁国平,牺牲时年仅35岁。

袁国平是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者,曾被毛泽东赞誉为“政治开展、经验亦多”“我军的宣传鼓动家”。他也是军内著名的才子,口才出众、能文善写,创作过许多诗词、歌曲,可惜大多散佚。从现存的诗歌创作中,我们既能充分感受到他作为一代抗日名将的铁骨意志,也能感受到他对战友、家人和普通民众的眷眷柔情。

(一)

袁国平1906年出生于湖南邵东的一户贫苦家庭。1916年,年仅10岁的他随师生春游时登高眺远,赋诗表达自己的非凡抱负:“万山围绕乱如麻,何处登临望眼赊;堪羡高峰能独立,巍然不被晚云遮。”1922年,16岁的袁国平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因酷爱文学受到时任国文教师田汉的赏识。1925年,19岁的袁国平考入黄埔军校四期,并于当年年底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他随军参加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在大革命失败后的血雨腥风中,他回到家乡开展地下工作,旋即又奔赴上海。临行前,他赋诗为念:“有机乘机起,无机暂时伏。君问何处去,申江且涉足”。此后,他转战苏区,先后任红五军、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在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他创作了《三期革命战争胜利歌》,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总政治部”的名义印发。这首诗歌通俗易懂,受到红军和苏区人民欢迎。随后,他参加长征。当陕甘支队过岷山时,毛泽东创作了著名的《七律·长征》。袁国平读后心潮澎湃,用原韵写出《和毛泽东〈七律·长征〉》:“万里长征有何难?中原百战也等闲。驰骋潇湘翻浊浪,纵横云贵等弹丸。金沙大渡征云暖,草地雪山杀气寒。最喜腊子口外月,夜辞茫荒笑开颜。”这首诗韵律工整、气魄宏大,也堪称佳作。

(二)

红军到达陕北后,袁国平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学校、中国抗日红军大学(后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政治部主任、训练部长,为遴选校址、制定教育方针和校训呕心沥血。1937年,他任陇东特委书记。当时他曾接待国民党高级军官组织的一个参观团,其中有几位是黄埔四期的同学,相见难免有些尴尬。袁国平深明大义,即兴作诗二首:“三年同学十年仇,百战纠缠一战休。差幸干戈化玉帛,愿从风雨济同舟。”“逐鹿中原为国是,十年征战听人评。相逢休话阋墙事,莫使神州大陆沉。”他的襟怀和才思让在场的同学感佩不已。

袁国平戎马倥偬,无时无刻不思念家乡亲人。为了革命,他的长女早在长征前就送到外婆家;次女在抗战中又送回奶奶家,不幸夭折;儿子袁振威出生刚8个月后就被送回湖南,历经艰苦才长大成人。他在寄给母亲照片的背后写道:“十载辛醉斗兵戎,愧我吴下旧阿蒙。半壁河山沉血海,满地干戈抖沙虫。北伐长征人犹在,千伤万死鬼也雄。弹丸挣扎鱼龙变,地覆天翻见大同。”袁国平和邱一涵是军中闻名的恩爱夫妻。革命生涯常分离,袁国平曾为妻子写过很多诗,其中一首写在1935年长征到达陕北后:“十年征尘感系多,问君何事费蹉跎?愿将头颅抛原野,不随池流逐浊波。”这首诗袁国平亲笔写在信封上,以期让妻子第一时间看到。

(三)

1938年4月,袁国平离开延安奔赴皖南,出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在任期间,他认真贯彻毛泽东号召东南局和新四军对反共顽固派坚决斗争的“五四指示”精神,大力吸收培养知识人才。1939年初,袁国平主持创作《新四军军歌》。他在陈毅长篇叙事诗《十年》的基础上高度凝练、反复推敲,完成《新四军军歌》歌词。在歌词印刷前,他谦虚地将“作词袁国平”改为“集体创作”。这首军歌经何士德谱曲后立刻响彻大江南北,成为时代强音。歌词写道:“光荣北伐武昌城下,血染着我们的姓名。孤军奋斗罗霄山上,继承了先烈的殊勋。千百次抗争,风雪饥寒;千万里转战,穷山野营。获得丰富的战斗经验,锻炼艰苦的牺牲精神。为了社会幸福,为了民族生存,一贯坚持我们的斗争!八省健儿汇成一道抗日的铁流。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1940年底,袁国平在新四军军部准备撤离皖南之际写下鼓动性很强的自由诗《别了,三年的皖南》,后经过他推敲修改,定名为《别了,皖南》。这两首歌词后来分别谱曲,起到了鼓舞士气的巨大作用。其中后者的歌词为:“前进号响,大家准备好,子弹上膛,刺刀出鞘。三年的皖南,别了,目标,扬子江头,淮河新道,哪个来拦路,哪个被打倒。冲过重重叠叠的封锁,冲进日本鬼子的穴巢。我们一定胜利,我们一定达到目标。”

新中国成立后,袁国平和同在皖南事变中罹难的项英、周子昆遗骸一起由泾县运到南京,埋葬在雨花台。袁国平出生于中国山河破碎、民族危亡的时代,为了国家和民族不惜流尽最后一滴血。他诗歌创作中的铁骨意志,必将“永远地生存着”。


  •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闽ICP备20005811号-2)

福建省党史方志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1)
技术支持:东南网
福建省党史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