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朱熹与同文书院之谜
2023-06-20 11:01:28 来源:福建日报 作者:方彦寿

同文书院是古代建阳的一所层级不高,但却声名显赫的书院。所谓层级不高,是说若以清代官办书院有所谓省级、府级、县级之别,则同文书院连县级都算不上,充其量只是一所无级别的乡村民办书院而已。这样一所书院,之所以能声名鹊起,一是因为书院地处福建建阳崇化书坊,从宋代开始,此地就是全国著名的三大刻书中心之一。二是因为从明代开始,当地有一种说法,认为此书院是南宋大儒、著名理学家朱熹所创建的。

此说最早见于明正德间戴铣所撰《朱子实纪》:“同文书院,在建阳县崇化里书坊。宋乾道间朱熹建,以贮书籍,后遭兵燹。”此说后又被嘉靖《建阳县志》转载,在当地流传甚广。然而,考察朱熹本人的著作,以及元明时期当地其他理学家的著作,又有与此大为不同的说法,从而使朱熹与同文书院的关系,蒙上了层层迷思。

朱熹为何不提同文书院?

众所周知,朱熹平生创建了四所书院。其中除了武夷精舍在武夷山之外,其余三所,即寒泉精舍、云谷晦庵草堂和竹林精舍(后改名沧州精舍、考亭书院)均在建阳。这四所书院的史料,打开朱熹主要著作,如《晦庵集》《朱子语类》,可谓触目即是;唯此“同文书院”,在朱子所有的著述中,均只字未提,既不见于师友门人的书信往来,也不见其讲学问答之中,如果真是朱熹所建,何至于此?

实际上,通过考察朱熹的著作可知,同文书院是一所与朱熹既无关又有关的书院。所谓无关,是说此书院并非朱熹所建,也非其命名;说有关,是因为朱熹当年曾在书院原址上设坊刻书。乾道年间,由于奉祠家居,仅领半俸,朱熹的生活陷于“艰窘不可言,百事节省,尚无以给旦暮”(《晦庵集》卷110《林择之》)的困境之中。为摆脱此窘境,保证其学术研究能够顺利进行,他在讲学和著述之余,在建阳崇化刻书作坊林立之处也开设了一间“书库”,从事图书印卖的商业活动,试图以此维持生计。

这在朱熹的文集中也屡有反映。如他在《答学古》信中说:“恳有纸万张,欲印经、子及《近思》《小学》《二仪》。然比板样,为经子则不足,为四书则有余。意欲先取印经子分数,以其幅之太半印之,而以其余少半者印它书,似亦差便。……库中墨刻亦各烦支钱买纸,打十数本。内《献寿仪》及《永城学记》多得数本不妨,《献寿仪》要者更多也。恐印不办,即续发来不妨。……临行时,令库中刻一书目,如已了,幸寄来也。”(《晦庵集·别集》卷5《答学古》)信中对纸张的使用、刻印的数量、工钱的借支等均有详细的指示。同时,信中还两次提到“库中”,表明朱熹拥有专门的刻书工场,即“书库”,就在建阳崇化书坊。

在明万历建阳书坊黄次白集义堂刊《新刻便蒙对联图像七宝故事》中,有一则《朱子著书》的短文,文中提到朱熹“至福建建阳,观见山明水秀,乃曰佳地也,于是命工锓梓,刊板印书,颁行天下”。这是古典文献尤其是在建本图书中,明确提到朱熹在建阳刻书的罕见史料。

从晚宋开始,朱熹被统治者捧入至高无上的先圣先哲之列。其刻书之举,当政出于为尊者讳之意,多缄口不谈。戴铣《朱子实纪》将朱熹当年从事刻书的“书库”遗址称为“同文书院”,受其影响,嘉靖以后的明清诸多县志中,多沿用此说。而在成书于明万历年间的民间非主流媒体——书坊黄次白刻本中,对此成说发起了挑战,朱熹在“山明水秀”的“佳地”建阳“刊板印书”的说法,终于在朱熹当年刻书的地方浮出水面。

那么,应如何看待朱子刻书之举?其时,朱子在寒泉、云谷和武夷等书院讲学和著述,受条件限制,藏书刻书的功能并不健全。为弥补此缺憾,朱子在距这几所书院不远的书坊刻书藏书,以故,此举可视为对朱子其时所创几所书院由于规模偏小,为弥补刻书藏书功能的不足所作的一种向外拓展和延伸。

熊禾为何说书院为张光祖所建?

与戴铣《朱子实纪》等说法不同,元代建阳理学名家熊禾认为,同文书院为退休官员张光祖所建。他在《闲乐堂记》中说:“古襄张侯绍先,雅爱东阳山水,卜居崇川者十有余载。岁在辛丑,佐郡温陵,越一年得告归里……于居之西偏,辟室逾百楹,命曰同文书院,延置四方贤士大夫。”

熊禾认为,张氏乃“中州之杰”,为何对此邦情有独钟?因为“东阳为朱子阙里”,“洙泗伊洛之道在是也”(元熊禾《勿轩集》卷3)。因此,张光祖之卜居崇川,实为校书、刻书,以传播朱子之道。熊禾之外,元代另一位理学家陈普在所撰《言行龟鉴序》中,也提到此书系张光祖在同文书院所刻,且“取朱文公《言行录》及前人采拾所谓《典型录》《厚德录》《自警编》《善善录》所载近世言行”编纂而成,但对朱文公与此书院的关系仍只字未提。

东阳崇川,是建阳崇化的别称。熊禾是建阳人,陈普是宁德人。二人均为朱熹考亭学派的传人,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距朱熹的时代不远,如果同文书院最早为朱熹所创,文中对此当不至于只字不提,进而将此书院的“命名权”奉送给张光祖。因此,同文书院实乃元大德五年(1301年)张光祖在朱熹“书库”旧址上重建而命名。

同文书院既为元张光祖所建,则朱熹当年所建的“书院”应是一刻书作坊,即上文提到的“书库”。后人或以为朱子以“圣人”之尊,竟从事刻书这种与其身份不甚相符的事,出于为尊者讳之意,或含糊其词,或有意为之,将张光祖在朱熹“书库”原址上所建书院,称为朱熹所建,用途是“以贮书籍”。

张光祖,字绍先,襄国(今河北邢台)人,元大德间为泉州路推官。张光祖卜居建阳崇化书林长达十几年,在此刊刻了不少典籍。

同文书院何以能三大功能毕具?

讲学、藏书刻书和祭祀,是古代书院的三大基本功能。如以此来评判同文书院,似乎有所欠缺。但下延到明末清初,此三大功能在同文书院已悄然毕具,其原因何在?

作为地处古代三大刻书中心唯一的一所书院,从元代开始,刻书藏书就是同文书院的强项。其后,这一功能还得到了延续。元末明初,张光祖的后人在同文书院还刻印了《三苏先生文集》七十卷,嘉靖间刊刻了梁萧统撰《文选增定》,万历间还刻印了明袁达撰《佩兰文集》三卷。

明万历间,著名学者晋江何乔远来到建阳,参拜了考亭和同文两所书院,体验到了书院经久不变的尊孔与四配的传统。他在《同文书院疏》中开篇即言:“同文书院在书坊中,祀大成之文宣,旁列圣门之四配。仰惟国家崇祀之典,皆有郡县一定之方。上则辟雍,极其尊严,近则曲阜,致其亲切,未有别庙置在下乡。维是建阳辄有两所,一则子朱子之朝夕瞻奉,设在考亭;一则子朱子之游寓,藏修作于兹地。……书之同文,盖莫盛矣。”(何乔远《镜山全集》卷28)由此可知,同文书院作为朱子游寓藏修之地,祭祀朱子之外,还有文庙大成殿,以孔子和四配为祭祀对象。以古代社会的通例,设置文庙,是一县一设,且多在县城,而在地处乡镇的同文书院中,居然出现了文庙,何氏为此惊叹不已!

万历十四年(1586年),陈省游建阳书林,因谒孔圣庙。见其栋宇荒凉,惕然弗安,有倡众鼎新之意,而为之诗曰:“书林能有庙,门自晦庵驾。良谓斯文源,切特为优假。”

陈省(15291612年),字孔震,初号约斋,更号幼溪,福建长乐人。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进士,授浙江金华府推官,官至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万历十一年(1583年),因与张居正牵连罢官,在武夷山接笋峰下筑室隐居。在建阳书坊,除重修孔庙之外,他还重修了同文书院。陈省在此诗中也提出,孔圣之庙“遍天下”,但“亦惟郡邑然”,岂能在书林这样的乡闾建庙?接着,他自问自答说,因为此地乃晦庵朱夫子的圣迹之所在,为“斯文”之“源”,故可作为一特例“优假”对待。

明末清初,为了消弭各地的反抗,清初统治者对书院采取的是抑制的政策。顺治九年(1652年)发布《不许别创书院诏》,“令诸生将所习经书义理,讲求实践。不许别创书院及号召游食之徒,空谈废业”(清乾隆敕撰《皇朝通志》卷74)。其目的在于抑制晚明以来书院讲学和议政之风漫延,以防止影响和动摇新建王朝的统治。

在此政策的影响下,清初顺治到康熙初年约30年间,福建新建的书院不过是建瓯右文书院、龙岩龙宫书院、漳浦怀德书院等寥寥数所;重修的书院则仅有建阳同文书院一所,重修于顺治五年(1648年)。可见,这是一所历经明末清初战火重新崛起的书院,故在清初的福建书院中,有其特殊的意义。

清顺治五年(1648年),晚明工部尚书南昌熊明遇与其子熊人霖避地入闽,在建阳崇泰里熊屯和建阳书林寓居五载。熊氏父子先后在书林应当地士人之请,任同文书院的主讲。熊人霖有文字记曰:“及先宫保偕余侨寓厥里。公又率里之父老延先宫保讲大义于书院,而书院之右即公所筑高山堂也。馆余而设皋比,朝夕训率其里之子弟焉。”(熊人霖《鹤台先生熊山文选》卷13《书林荐举余犹龙墓志铭》,清初建阳刊本)文中的“公”,指书林刻书家余犹龙,“先宫保”系其父熊明遇,因曾任明工部尚书,故有此称。

熊人霖曾撰《重修书林同文书院记》。据记文,此书院的重修者即书坊刻书家余犹龙,系晚明著名刻书家余泗泉季子。参与重修者有余应虬、郑以初、熊飞、熊志学、熊九岳、熊九勅、余昌年、余元熹、余元焘、郑祖玄和熊师文等,均为建阳书林一批知名的刻书家及其后裔。由此可知,同文书院在清初是“朝夕训率其里之子弟”的教学场所。其教学内容,正如熊人霖所言,则是以民族“大义”为核心的朱子理学。

至此,同文书院的讲学、祭祀和藏书刻书三大功能毕具,完成了从单一的书坊刻书到功能齐全的书院教学,集讲学、祭祀和藏书刻书为一体。而其内在的发展动力,拨开史上的层层迷思,我们终于得知:这是朱子理学的传承、书院文化的发展和宋元明三朝刻书中心等文化现象的有机融合、相互作用的结果。

(作者为福州理工学院朱子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闽ICP备20005811号-2)

福建省党史方志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1)
技术支持:东南网
福建省党史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