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闽东城堡:福建海洋文化遗珍
2022-08-04 16:52:12 来源:福建日报 作者:吴卫

闽东地区自古以来就是闽浙门户、中国东南海疆的咽喉要地。元代在此置福宁州,明初虽一度降为福宁县,但成化九年(1473年)复升为州,清代改福宁州为福宁府,以今霞浦县为府治所在,辖霞浦、福安、寿宁、福鼎、宁德五个县。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为抵御倭患,朱元璋派江夏侯周德兴经略福建海防,构建了一个“五卫十二所”的沿海防御体系。其中五卫系指五个指挥使司,分别为福宁、镇东、平海、永宁、镇海;十二所系指十二个千户所,分别为大京、定海、梅花、万安、莆禧、崇武、福全、金门、高浦、六鳌、铜山、玄钟。

大京所隶属福宁卫,是北面扼守闽海的第一道防线,周德兴营建的大京所城也成为闽东最早的城堡。作为官府建造的军事要塞,“军在城中,民顾居外”,所以城堡最初并未在民间产生什么影响。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起,福建沿海的倭患陡然加剧,福宁州首当其冲。由于本地驻军兵力有限,守备府县城池往往自顾不暇,以致乡间村落屡遭劫掠而爱莫能助。

直至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位于今柘荣县境内的柘洋城堡成功地抵御了倭寇进犯后,“乡人始知有城堡之利,而沿海五十七堡以次创筑云”。这里的五十七堡是成书于万历年间的《福宁州志》所记,根据对各县志记载的城堡数量来统计的话则不止此数,其中仅霞浦就达四十二处,福鼎也有二十六处之多。但可以确定的是,闽东沿海地区城堡星罗棋布的景观在明中后期基本形成。

大京城堡作为军事要塞,是诸多城堡中规模最大、形制最完整的。其平面基本呈东西走向,椭圆长条形,城墙内、外墙体用毛石包砌,东、西、南三门,城墙上马道、雉堞、马面、瓮城等防御设施一应俱全。沿西、南面外城还有一条长约八百米、宽约三米的护城河。民间建造的城堡在材料和工艺上与大京城堡基本无异,只是平面多为方形,形制相对简易些,但也有个别城堡的防御设施相当完善,例如霞浦的八堡城堡甚至有护城河。

城堡的营建虽是出于防御的需要,但在其500余年的历史中,城堡的功能角色是不断发生嬗变的。随着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仙游之战后,长期滋扰福建沿海的倭患被彻底平息,以及随后的“隆庆开关”,福建沿海的商贸活动再度兴盛起来,许多城堡的防御功能逐渐退居次要,并因时因地被赋予若干的新功能。例如霞浦的大京城堡在明万历时拓建,将城外大量的商贾居民一并纳入城中,形成了商贸集镇。霞浦的吕峡城堡和福鼎的南镇城堡则分别因紧邻吕峡港和沙埕港,在明清时期成为琉球和台湾客商来大陆贸易的重要中转点。

闽东城堡作为一种建筑文化遗产,同时也是明清时期福建海洋文化的历史见证,其价值之重要、特色之丰富不可不察。

首先,城堡是研究明代海防制度和方略的重要实物。除了军事要塞性质的大京所城外,散布在民间为数众多的城堡实际上也是对当时海防体系的一种补充,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霞浦的赤岸城堡建成后,“使吾周固七闽之门户,而赤岸则一洲之襟喉也,兹城……实增虎豹雄关矣”。因此,这些民间营建的城堡同样是这一时期海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城堡虽然是防御性聚落,但因为地处沿海交通要地,加之在倭患平定之后海陆贸易的兴盛,其不可避免地接触、吸收了来自周边乃至海外不同地区的文化元素,形成了兼容并包的多元文化特色。这些来源多元的文化元素在城堡内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建筑上几乎无处不在:传统的宅院中,来自浙南、闽北的建筑元素与闽东当地建筑元素和谐共存;在民国建筑中,既能看到传统穿斗式木构架和雕梁画栋,也能看到拱券形的门窗和用于山墙装饰上西方古典风格的莨苕叶纹饰;在山墙博风板的木悬鱼上既能看到传统的“鸟革翚飞”字样和鲤鱼莲花纹饰,也会看到天主教的十字架作为一种装饰题材同时运用其上。

再次,城堡还保留着大量极富海洋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霞浦的城堡一直有办儒家班(民间闽剧团)的传统,是闽剧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又如城堡中保存着丰富多彩的民间信仰习俗,既有在福建沿海流行的妈祖信仰、临水夫人信仰、泗州佛信仰,也有薛元帅、狄甘老佛等具有地域特点的民间信仰。

有鉴于此,笔者呼吁尽早对现存的城堡开展全面的历史文化资源普查,全面了解闽东沿海城堡的生存现状,充分搜集与之相关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存资料,在此基础上系统整理、分类,构建城堡建筑文化遗产信息数据库,为下一步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可靠的资料基础。


  •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闽ICP备20005811号-2)

福建省党史方志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1)
技术支持:东南网
福建省党史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