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少共国际师:一支“红小鬼”的队伍
2021-11-30 10:58:47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郝栋

在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中,中央苏区留下了很多永垂不朽、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是原21个中央苏区县之一,红军总部及所属军团各部,都在此驻扎和战斗过。在众多的红军队伍中有一支很特别的队伍,那就是完全由“红小鬼”组建的少共国际师。他们是由中央苏区少年先锋队改编而来,平均年龄只有18岁,队伍规模刚开始达到1万余人。他们在战斗中成长、战火中淬炼、战场上历练,为保卫苏维埃革命果实和中央红军战略转移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

初生牛犊不怕虎,少年有志报神州

在粉碎敌人第四次“围剿”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局在193328日向全苏区发出号召:“在全中国各苏区创造一百万铁的红军来同帝国主义国民党军队作战。”各苏区纷纷响应,迅速开展“扩红”运动。5月上旬,红军总政治部在宁都古村召开全军青年工作会议,会上提出创建“少共国际师”,随后少共苏区中央局于5月下旬作出关于创立“少共国际师”的决定,提出各级团部必须将前方的号召与中央局的决定在团内和群众中广大的解释,利用过去扩大红军的光荣经验,成批地动员团员、少先队员与劳苦青年到红军中去创立“少共国际师”。仅仅三四个月的时间,中央苏区就有1万余热血青年加入到少共国际师,很多甚至是低龄段的少先队员。

193385日,少共国际师在博生(今宁都)县城举行了授旗典礼,当时指战员平均年龄很小,很多战士入伍时候只十四五岁,甚至还没有枪高,成为红军中最年轻的部队。少共国际师成立不到1个月的一天,正在前线的红一军团政治部青年部部长、年仅17岁的萧华受命到总部谈话,周恩来征询拟调他任少共国际师政治委员的想法。萧华担心自己太年轻而挑不起这么重的担子,周恩来听了他的顾虑后笑道:正因为你年轻,才叫你去嘛。并鼓励他认真学习,逐步走向成熟。

年龄虽小,志向远大,这一支“红小鬼”队伍成立后就开赴广昌展开军政训练,小战士们在训练中经常高唱《少共国际师出征歌》:“我们就是少共国际师,九三日,在江西誓师出征去。高举着少共国际光辉旗帜,坚决的,果敢的武装上前线。做一个英勇无敌的红色战斗员,最后一滴血,为着新中国。”少共国际师成立初期就以战代练,8月在泰宁初露锋芒,参加泰宁保卫战取得大捷,为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朱德进驻泰宁打下了基础。

雏鹰羽丰初翱翔,浴血闽赣锐无敌

国民党第四次“围剿”失败后,调集重兵对中央苏区展开了更为猛烈的第五次“围剿”,少共国际师提前结束训练,投入到第五次反“围剿”的战斗中。193310月在闽北拿口打响出征第一战,首战告捷,歼敌300余人,朱德、周恩来和杨尚昆发来贺电称是“铁拳初试”。随后在收复黎川的战斗中,多次承担急难险重任务,曾经以一个团的兵力阻击了敌军8个团的猛烈进攻。在团村战役中,萧华和师长吴高群冒着敌人的炮火深入前沿指挥。傍晚,吴高群正在指挥所旁的一棵大树下观察敌情,忽然一颗炸弹在附近爆炸。这位23岁就跟随党参加秋收起义的青年指挥员,牺牲前说的最后一句话就是希望同志们为我们少共国际师争光。

少共国际师的指战员充分发挥青年人敢想敢拼、胆大心细的特点,在战斗中不断创新战备战斗模式,在闽赣地区神出鬼没,多次立下奇功,深受当地百姓的拥护,途经各地的共青团、少先队和儿童团也都纷纷响应,积极加入这支朝气蓬勃的队伍。队伍虽然年轻,脸庞虽然稚嫩,但意志品质和所有的红军队伍一样经受住了血与火的考验。在石城保卫战中,为了掩护主力部队转移,1万多人的队伍最后打得只剩下了一半,以血肉之躯筑起了钢铁防线。

长征路上显身手,赢得生前身后名

经过石城保卫战的洗礼之后,队伍补充了2000余名新生力量,随即跟随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由于队伍政治可靠敢打硬仗,被分配担任掩护中革军委纵队转移的重任。少共国际师边战斗边行军,掩护军委机关纵队,冲破敌人三道封锁线。1934年底,红军到达湘江,少共国际师迎来了建制以来最严峻的考验。由于长征初期红军辎重过多加上湘江水流湍急,国民党意图在红军横渡湘江之际将我军一举消灭。因此,阻击敌人为渡江红军创造条件成为最艰巨的任务。少共国际师先是在湘西延寿圩抗击敌军4个团的追击,又在界首地段保卫我军渡河渡口。敌人为了阻止我军渡河,调集了飞机重炮对渡口进行轰炸和扫射,但是少共国际师的战士们毫不畏惧,筑起一道道人墙,为主力部队的渡江争取时间。湘江之战结束之后,少共国际师仅存2700余人,付出惨重的代价,最终胜利完成了中央的战略意图。

遵义会议之后,为了提高部队战斗力,使部队更加精干,在全军整编中,少共国际师与红一军团主力合并,完成了历史使命。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人民军队首次授衔,开国将帅中有17位出自少共国际师。萧华上将在回忆录中仍清楚地记得当年红军总政委周恩来对他和少共国际师的寄语:“年轻干部带年轻的兵,这样部队更有朝气。”就是这样一支部队,从193385日成立到1935210日撤编,仅仅存在了532天,但是少共国际师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彪炳青史的功绩,凝聚出了“先锋少年、淬火成钢、信念坚定、英勇向前”的精神品质。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1)
技术支持:东南网
福建省党史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