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
2021-11-24 16:39:37 来源:福建日报 作者:中共福建省委党史方志办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深刻指出,党的百年奋斗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福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党领导福建人民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历经二十多年的浴血奋战,百折不挠,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福建是革命老区,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这些是福建的红色资源优势,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总结好党领导福建革命斗争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用以鼓舞斗志、坚定信念、启迪智慧,更好担负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的历史使命,让革命事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薪火相传、血脉永续。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探索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创立的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毛泽东同志率红四军入闽,播撒革命火种,并亲自指导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建立苏维埃政权,福建占据中央苏区的半壁江山;主持召开著名的古田会议,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写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基本形成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写作《反对本本主义》,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并深入农村开展才溪乡调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在福建苏区进行了建党、建军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体现了苏区精神。还有无数共产党人,在这块红土地上用鲜血和生命书写着心中的真理和理想。党的早期主要领导人瞿秋白,坚定“我青年时期已走上马克思主义道路,无从改变”,宁愿向刽子手的屠刀走去而不愿屈服;党的一大代表何叔衡,跳崖后不幸殉难,实践了“我要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闽西南党的领导人廖海涛,在三年游击战争中深信“只有铁骨铮铮的共产党员,没有屈膝投降的布尔什维克”。

革命理想高于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进一步坚定信仰信念信心,面对任何风险和挑战,做到“乱云飞渡仍从容”。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初心融入血脉,把使命扛在肩上,坚持不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福建党组织创立后,主要是领导发动工人群众。革命的重心转入农村后,党积极组织农民、武装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闽西党组织制定《土地问题决议案》,施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使80多万贫苦农民分到了土地。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闽西仍有20多万亩土地保留在农民手里,创造了全国绝无仅有的奇迹。党领导创建闽西(含闽西北)、闽北、闽南、闽东、闽中等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政权、经济、财政、金融、军事、法制、文化建设等,把为苏区群众谋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弘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的好作风,努力创造“第一等的工作”。福建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红色摇篮和政治基石,“红色小上海”长汀是中央苏区的经济文化中心,“苏区乌克兰”宁化是中央苏区的粮仓,红色才溪乡是政权建设的模范。全民族抗日烽火中,在党的领导下,八闽儿女和闽籍华侨与祖国人民共赴国难,为实现民族独立誓死抗争。经过长期不懈的斗争和努力,福建人民最终迎来了解放。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更加自觉坚定地牢记初心使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践行党的宗旨,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奋斗。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在攻坚克难中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党团结带领福建人民,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和国民党反动统治,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展现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英雄气概。工人运动的先驱林祥谦,被砍7刀,宁死不屈,发出了“头可断,血可流,工不能上”的决绝怒吼。在有“小雨花台”之称的福州西门外鸡角弄刑场,方尔灏、罗扬才、徐琛和余哲贞夫妇等180多名共产党人先后慷慨赴死,舍生取义。龙岩后田暴动、平和暴动、上杭蛟洋暴动、永定暴动和崇(安)浦(城)暴动,打响了武装反抗福建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0余万八闽儿女踊跃报名参加红军,为保卫和巩固苏区,在反“围剿”的战场上纵横驰骋。近3万福建子弟兵参加中央红军长征,占总数的1/3,到达陕北仅2000余人,长征每前进一里就有一名福建子弟兵牺牲,体现了伟大的长征精神。“绝命后卫师”红三十四师,6000多人主要是闽西子弟,湘江一战几乎全师牺牲。近5000名红军游击队员改编为新四军北上抗日,占总数的近一半,被誉为“南方的模范队伍”。全省3600多个革命基点村长期坚持斗争,5万多名在册烈士和20多万老区苏区群众为革命献出宝贵生命。

为有牺牲多壮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始终坚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直面前行道路上的“雪山”“草地”和“娄山关”“腊子口”,保持舍生忘死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并在斗争中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坚持为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奋斗终身。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和热爱,牢记在心中、落实在行动上。在长达20多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坚韧顽强的共产党人始终没有被吓倒、被征服,福建党组织及其领导的革命武装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历经无数挫折和失败后依然“红旗不倒”,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党的绝对忠诚和对人民的深厚情怀。“铁肩担当,品重柱石”的王荷波,“此身不作资阶杰,有日甘为无产奴”的翁良毓,“每饭不忘民者也”的陈国柱,“领导贫民做共产奋斗”的杨峻德,一大批进步青年坚定传播马克思主义,发展工人运动,为党组织的创立奠定思想基础和阶级基础。红军长征后,坚守苏区的福建各地革命武装,在与党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在常人难以想象的险恶环境中,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坚持三年苦斗,开辟闽西、闽粤边、闽北、闽东、闽中、闽赣边6个游击区,保持了中国革命在南方的重要战略支点。在没有硝烟的隐蔽战场上,吴石、刘惜芬、项与年等一批党的地下工作者,面对白色恐怖,严守纪律、保守秘密,临危不惧、至死不屈,完成党赋予的一个又一个绝密使命。

吹尽狂沙始到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人拥有人格力量,才能赢得民心。”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勇于自我革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1)
技术支持:东南网
福建省党史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