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宁德畲族奶娘催罡巫舞
2018-06-07 17:41:07 来源: 作者:

2005年10月福建省政府批准命名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遗产类别:民间舞蹈

申报地区:宁德市 

巫舞是原始社会的产物,闽东畲族巫舞距今已有300年的历史。奶娘催罡巫舞是闽东畲族巫师进行驱鬼镇妖活动中的一段祭祀舞蹈,伴奏以三音锣为主,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舞蹈,主角是汉族地方女神陈靖姑,又名陈十四娘,闽东民间亲昵地称为“奶娘”。表演流派属于正乙道中的武堂(又称武科),全舞始终围绕塑造陈靖姑的形象而展开,体现了畲族原生态的舞蹈形态和音乐风格。

该舞共分为三个章节:净坛、请神、踩罡。其中,踩罡是该舞的主段,由罡头、罡尾和11个罡步组成,分别是。八步罡、锁链罡、失亥罡、养身罡、梳头罡、扣缠罡、洗面罡、照镜罡、笼米罡、筛米罡和钓鱼罡。该舞除了表现奶娘驱鬼镇妖的神力外,也表现了奶娘在人间的生活场景,梳头、扣缠、洗面、照镜等都是在奶娘出征前梳妆打扮的活动情节,养身罡是指生儿育女后的侍奉疗养;笼米、筛米、钓鱼等表现的都是日常生产生活活动。

该舞最具特色的地方,就在于步法,巫师行走进退步位转折略似北斗星象位置。十二罡中,最特别的是锁链罡和失亥罡中的单腿跳。锁链罡,表演者以右脚拇指和食指夹住左脚大拇指,单脚挪步,形似链条摆动。失亥罡,是用右脚拇指与指食夹住左脚后跟筋单腿拧动,以上两个罡步是畲族舞蹈中独一无二的动作,被称为“畲族独脚舞”。

舞蹈中,奶娘由男巫扮演,通过日常生活情节和生产活动的若干画面,塑造陈十四娘(又称奶娘,即民间传说中的地方女神陈靖姑)这个驱妖镇魔的女神形象。


image005.jpg

(资料来源:中国非遗网、《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委资料)

  •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闽ICP备20005811号-2)

福建省党史方志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1)
技术支持:东南网
福建省党史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