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望 林耀琳 文/图
狮峰寺是我国寺宇中保持风貌最完整的古建筑物之一,历史价值极高。
大雄宝殿顶部榫卯接合。
千年古刹狮峰禅寺,位于福安市东南方柏柱洋狮峰山麓,又称狮峰广化禅寺,是全市目前唯一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唐景福元年(892年),至明永乐年间重修,清嘉庆年间又重修了天王殿、般若殿。狮峰寺四周环境幽静,群山环抱,树木葱郁,整体恰似两只狮子,前有笔架山和“飞鹅来朝”“锦鲤上浮”诸景,左右两边层峦叠嶂,全景如万兽朝仰,蔚为奇观,是一片不可多得的佛教修学净土。
“影动方池鱼惊客,声来半岭竹引风。”狮峰寺院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由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和观音阁四个主体建筑组成。这四大建筑建在同一条中轴线上,其他建筑对称分置两侧,布局错落有致,古朴典雅。大殿的结构有大家气派,是我国寺宇中保持风貌最完整的古建筑物之一,历史价值极高。
狮峰寺大雄宝殿保持唐宋建筑风格,属国内罕见的榫卯接合的古刹。榫卯是藏在木头里的灵魂,狮峰寺整幢大雄宝殿不使用一枚钉子建造,便可以使用上千年,在人类制造史上堪称奇迹。大殿进深13米余,宽10米余,高14米。有24根方形花岗岩石柱,其中8根柱围达2.2米,高5米以上,支撑着木结构的屋顶梁椽。大殿外围尚有石柱16根,柱围11.8米,支托着飞檐翘角。
人站在殿中,只见斗拱交叠,梁架井井,高托着正中的六角形藻井。大殿顶部描龙画凤,栩栩如生,四周的窗梁板墙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虽经年累月,但依稀尚可见当年风采。外面两重檐下均有200余根驼峰式的椽条排列整齐地伸出,诠释了“纯实木、全榫卯、不碳化、不变形、无甲醛、无缝隙、能打蜡、能上漆”的建筑华彩。
(来源:福建日报 2018.4.2 第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