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春秋 > 宋元明清
陈嘉言:漳州最后一任知府
2018-02-01 16:28:50 来源: 作者:

齐荣龙


jy.jpg

    漳州松云阁藏陈嘉言手迹

jy2.jpg

    清宣统元年(1909),漳郡教育讲习所第一班毕业合影,前排正中三名戴清朝官帽者,

从左至右为龙溪知县曹本章、汀漳龙道尹何成浩、漳州知府陈嘉言。

    “知君本为复旧仇,由来忠孝同源流。家憾既消国憾雪,堂堂此举成千秋……”陈嘉言这首《木棉庵诗》,不俗,读后引发对漳州这位最后一任知府的兴趣。

    陈嘉言,字梅生,清咸丰元年(1851)生于湖南衡山望族,不幸父亲早逝,所幸母亲张学尹出身名门,她受家庭熏陶,学养深厚,工诗能文,通晓十三经大义,艰难竭蹶,支撑家庭,承担教授子女学业的重任。

    陈嘉言悟性极高,小时初读书作文,就常有惊人之语。他十五岁入县学,得到湖南督学器重,调入巡抚在岳麓书院创办的湘水校经堂,作为通经史、识时务致用的人才培养。光绪壬午科(1882)乡试,中解元。己丑(1889)年成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掌京畿道监察御史,政绩考核突出。癸卯(1903)年,以工科掌印给事中身份出任福建漳州知府。

    陈嘉言在漳州治政,以宽大为怀,爱民如子。当时,漳州民风粗犷剽悍,械斗极多,他以诚感人,以理教人,社会风气明显好转。

    城南九龙江西溪,常洪水泛滥,漳州百姓苦不堪言。他几次组织乡绅筹集资金,还卖掉自己湖南老家祖田,购买机器,聘请外籍工程师,深挖淤泥,疏通江道,兴修水利,治理水患。据说,现存漳州城南防洪土堤还是当时修葺的,如不虚,则至今仍造福着漳州百姓。

    陈嘉言治漳九年,大力兴利去弊,对兴学育才之举,尤其殚心竭虑。甲辰(1904)年开科取士,漳属七县要求按惯例“以贿取”,可为官府筹集大笔资金。陈嘉言义正辞严:“考试大典,不可像市场买卖。应依法行事,违者严惩不贷!况吾出身科第而徇利忘义耶?”于是严格考试,选拔出一批实学真才;大胆擢用年轻的黄仲琴为府丞,主管教育、水利,在漳州广设新式学堂,创办漳郡教育讲习所,推动教育向新制转变,轰轰烈烈,风生水起。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官员闻风四下逃窜。陈嘉言深知大势所趋,便不再抵抗,出安民告示,听其自治;又召集漳州父老商议维持地方安定事宜,防止匪徒乘机作乱。据说,他在东坂后教堂举行仪式,谢绝挽留,自动去职,庄重地交出府印,表示对自己职责的交代,对新旧政权交替的尊重。

    陈嘉言清正廉洁,官声极好,为官数十年,不屑为家人置办财物,清贫如洗。从漳州卸职回乡时,他囊中羞涩,不得不将二女分送给漳郡士绅孙宗蔡、蔡同昌,各得赆仪四百银元,换取路费。漳州百姓闻之,无不嘘唏涕泣。

    1914年,陈嘉言应王闿运之邀,受聘为国史编纂。袁世凯欲改帝制,以二万金教陈嘉言作表劝进,他严辞拒绝。

    陈嘉言后回到湖南,主讲衡阳船山书院。1934年4月20日,陈嘉言逝世,享寿八十有四。他晚岁自号锄茶老人,所著诗文集若干卷,由其后人以《锄茶老圃诗文》《九老诗文集》等传世。

    (来源:福建日报 2018.1.29 第11版)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1)
技术支持:东南网
福建省党史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