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桂花村的甜蜜生活
2017-11-21 17:23:23 来源: 作者:


□本报记者 刘益清 通讯员 张晓斌 文/图

g.jpg

    桂花如雨一般飘下,掉落在村民准备好的篷布上。

    黄金落满碧玉枝,一片芬芳漫亭边。近日,记者驱车进入安溪县虎邱镇芳亭村,未见桂花已闻其香。4000多棵桂花树赶趟儿似的竞相绽放,“八闽金桂第一村”的美誉,原来是一幅绵延300余年的馨香油画。

    车子在一棵桂花树旁边停了下来。记者看到,几个人在桂花树下拉好一张巨大的篷布准备接花,两三个村民拿着长长的竹竿爬上树,挥竿敲打。瞬间,桂花如雨一般飘下,掉落在篷布上。在场所有人的头上、身上也粘上不少,犹如沐浴了一场“桂花雨”。

    “好香!我打算三天不洗澡……”一名从厦门专程来看打桂花的游客兴奋地说。

    主人陈朝财告诉记者,他有100多棵桂花树,其中不少树龄在100年以上。这一周来,他几乎每天都留意天气,观察桂花生长情况。“往年打桂花一般在国庆节后,今年农历闰六月,花期推迟到11月。”

    一场“桂花雨”过后,村民开始收桂花。他们熟练地收拢篷布,把树叶、树枝等杂物挑出来,用大筛子对桂花进行过滤。

    “一年可以打下1000多斤。去年,每斤鲜花卖到8元,不用施肥不用喷药,一年纯收入1万多元。”村民陈国政说。

    桂花可以加工成桂花茶和干桂花。制作桂花茶,芳亭村的茶农经验丰富。传统的窨制法,先铺一层老茶,再铺一层鲜桂花,如此反复,将茶叶和桂花堆积后盖上布,放在通风、阴凉处发酵。有经验的茶师要不时给发酵中的茶堆“量体温”,掌握发酵的温度,维持在50℃时效果最佳。12小时后,将桂花和茶叶充分拌匀;24小时后,将充分发酵好的桂花茶烤干,筛除桂花渣,桂花茶便出炉了。

    新鲜的桂花干也是极佳的饮品。但若用传统晒干方式,香和味都损耗较多,花色会发黑。陈朝财从方便面葱花脱水技术得到灵感,组织发明了真空冷冻干燥机——真空保证了桂花不会被氧化变黑;-30℃的迅速冷冻则可以将花中水分升华,最大程度保留了桂花的香和味。

    芳亭村村干部告诉记者,为了更大程度地开发桂花价值,村里已成立桂花专业合作社,正在研发桂花糕、桂花露、桂花蜜、桂花酒等产品,期待把桂花做成村民致富的新产业。

(来源:福建日报2017.11.17 第10版)

  •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闽ICP备20005811号-2)

福建省党史方志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1)
技术支持:东南网
福建省党史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