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革命历史纪念馆位于武夷山市区列宁公园,于1988年建成开馆,与同在公园内的闽北革命烈士纪念碑、粟裕大将骨灰安放处、六烈士纪念亭等人文景观共同形成闽北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纪念馆建筑面积3840平方米,共分7个展厅,陈列200多件珍贵的革命文物和300余幅图片。纪念馆先后被授予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国防教育基地、省青少年教育基地、省党史教育基地等称号。2011年,该馆被列入全国第二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走进闽北革命历史纪念馆,一幅大型画作瞬间就把参观者引入闽北革命历史的时光隧道。馆内以红旗的红色为基调,金色星星的射灯装点着图片展板与橱窗。中共闽北地方组织的建立、大革命的浪潮、土地革命战争的硝烟、抗日战争的烽火、解放战争的红旗,一幅幅资料图片和实物展品,不仅图文并茂地描绘了中国共产党党史上闪耀璀璨的亮点,也全面展示了闽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历的光辉革命历程。
武夷山市(原为崇安县),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早期革命根据地之一,并以此为中心扩展为闽北革命根据地,先后划归闽浙赣苏区和中央苏区。武夷山党组织领导人民持续战斗22年,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在各个历史时期,共有1.2万余名青壮年参加红军游击队,许多英雄的武夷儿女,为国捐躯,被定为革命烈士近4000名。
为深切怀念献身革命的闽北英雄儿女,弘扬革命精神,激励闽北人民在改革创新和持续发展中,建功立业、开拓前进。1983年,当时的中共建阳地委、行署决定在闽北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崇安县筹划建设闽北革命历史纪念馆。
传承火种
武夷山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闽北革命历史纪念馆馆长罗永胜向记者介绍道:“武夷山作为一个县级市,建设这样一个涵盖闽北革命历史的纪念馆,这和武夷山在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上的地位是分不开的。”
在馆内,常常能见到学校和单位组织的参观团,也有不少对革命历史感兴趣的背包客。在展厅和橱窗前驻足的,有老人、有青年人,还有带着孩子来接受历史教育的中年人(左图)。
“你们现在看到的是2015年在原址改造后的展馆,新增了闽北中央苏区、台湾抗日义勇军和闽北廉政教育等相关陈列内容。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参观者负责的原则,在这次改造中,我们访遍了闽北各个县市,不仅是在查找大量历史文献、收集影像和文字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的,还多次与省委党史研究室、省革命历史纪念馆及党史研究专家进行交流,斟酌校对馆内展出资料。”罗永胜说,在硬件方面,还增添了现代声光电展示设施,进一步提升了馆内环境。毕竟,时代在进步,我们的展出手段也要不断进步。
的确,在每一个展厅的墙上都用手写字体还原了每个时期的革命标语,展馆升级后,新增加苏区流通货币等珍贵文物20余件。描绘赤石暴动的浮雕,以及反映旧社会闽北人民苦难生活的雕塑,都让人们更直观地了解革命战争时期苏区人民的坚强意志、革命热情。
正带着学生来纪念馆进行课外教学的武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叶琪瑛说,纪念馆是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参观学习,能让学生更加深刻认识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的选择,也是历史的选择,从而更加珍惜当下和平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
多年来,闽北革命历史纪念馆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为主要对象,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不断发掘整理闽北人民开展革命斗争的历史和闽北地方党史,积极参加方志敏研究会和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研究会的工作。充分利用馆内丰富的革命文献、实物,开展生动活泼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这里还是武夷学院、南平市消防武警部队、南平市委党校、武夷山市委党校的思想教育基地,接待着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参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