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破狱精神 薪火相传
2016-08-04 13:37:00 来源: 作者:记者 邓婕 林世雄 通讯员 阮伟峰/文 记者 施辰静/图

 位于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的厦门破狱斗争旧址

 

  “5·25”厦门破狱特别委员会成员图

 

 昔日阴森的高墙下

 

1930年5月26日《申报》刊登了厦门武装破狱的报道。

 

红色名片

厦门破狱斗争

    1927年,国民党多次破坏中共在厦门的地下组织,逮捕大批共产党人。在1930年的短短几个月内,有40余名共产党干部先后被关押在思明县监狱。狱中条件恶劣,出狱遥遥无望,福建省委同狱中同志秘密取得联系,并指示成立临时党支部,在掌握狱中情况后作出破狱决定。

    时任福建省委书记罗明、共青团福建省委书记王德、福建省委宣传部长兼军委书记王海萍、组织部长谢景德和福建省军委秘书陶铸组成破狱委员会,经精心调查、周密部署、反复演练,委员会于1930年5月25日9时发起破狱行动,仅用十几分钟,就成功营救出革命同志和难友40多人。

    这场破狱斗争中,我方以少胜多,击毙敌警备队队长及副看守长等6名人员,而我方无一伤亡。此消息一传出,举国震动,在东南亚各国也广为传扬。

    破狱斗争旧址位于厦门思明区思明南路451号。旧址始建于清代乾隆三十年(1765年),1912年,厦门设思明县时改为思明县监狱。

 

 

     位于厦门市思明南路的一条狭长小巷中,藏有一处曾惊动全国的建筑——厦门破狱斗争旧址。7月28日,记者再次走进这里,轻抚着破狱旧址斑驳的水泥墙,上世纪30年代监狱内那阴冷恐怖的气息透过指尖传递到每个毛细孔。这里,曾经发生过震惊海内外的厦门破狱斗争,在福建党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而革命中那大无畏的气概和高度的责任感,也激励着一代代厦门人为革命成功和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攻坚克难,高歌猛进,走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

    周密部署,创下“十分钟奇迹”

    上世纪30年代,思明南路是厦门城内颇繁华的一条街道。高云览创作的小说《小城春秋》中最精彩的情节就发生在这里,英勇的共产党人冲进监狱营救被困同志,敌人在监狱制高点向下扫射,主人公剑平朝空中扔出最后一颗自制炸弹……字里行间充溢命悬一线的紧张感。而发生在1930年夏天的破狱斗争,比小说里描绘的还要惊心动魄。

    1930年5月25日这天,当有杨梅小贩出现在位于思明南路的思明监狱门前时,看守并未特别留意。他们不会想到,那些嫣红的杨梅下,藏着枪。

    “杨梅小贩是共产党人扮的。”文史学家洪卜仁向记者娓娓道来,当时思明监狱关押着40多位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其中还包括时任中共厦门市委书记刘端生和共青团福建省委书记陈柏生等,情势十分紧迫。为营救这些随时面临被杀害危险的同志,中共福建省委经慎重研究,决定武装破狱。负责破狱的武装队一共有11人,由陶铸担任队长。经过一系列缜密调查和精心筹备,行动时间最终定在了5月25日上午9时。

    “那是个星期天,监狱防范相对松懈。当天上午9点,街道上热闹起来,经过监狱门口去南普陀寺进香的游客很多,监狱警卫的注意力被分散了。”洪卜仁说,武装队员有的伪装成探监的亲属,有的假扮成杨梅小贩和游人,趁对方不备发起解救行动。

    武装队员争分夺秒,砸铁锁、开牢门、剪脚镣、放出难友,在10分钟内完成了打破监狱的任务,再用了20分钟时间,将出狱难友接应上船撤离,以0∶6的伤亡比例干净利落地结束了这场震惊中外的破狱斗争。

    事后,全体参战人员或迅速就地疏散,或隐蔽逐渐转移,航渡到同安彭厝、珩厝两处的难友们也陆续重返苏区或奔赴新的战场。

    仅10多人,就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中心城市成功破狱,从第一声枪响到救出狱中所有人只用了十几分钟。这场传奇的破狱行动,举国震动,被视为中外劫狱史上少见的胜利奇迹,在东南亚各国也广为传扬。数十年过去,这桩洋溢着革命浪漫主义色彩的事迹早已被创作成长篇小说《小城春秋》,据此改编、原址取景的同名电影更是脍炙人口,这处破狱旧址也得以永载史册。

    不负重托,开创特区发展新局面

    抚今追昔,破狱斗争旧址周边风貌早已不复往日模样。而附近的中山路和厦门大学片区已是厦门游客聚集地,道路宽阔,车流交织,百货中心、创意门店令人目不暇接。

    厦门发展风起云涌,百姓安居乐业的现状正折射出破狱斗争这首壮烈史诗,对一代代厦门人的感召力——投身特区改革开放建设,为厦门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在旧中国,厦门作为租界地和被迫通商口岸,长期被众多帝国列强操控,成为“嫖赌烟毒之世界”,被收回后又备受腐败国民党政府的盘剥压榨,底层民众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然而,在改革开放尤其是被列为经济特区之后,这座“城在海上、海在城中”的美丽城市就开始迎头赶超,迎来突飞猛进的巨变。

    2002年,福建提出厦门“跨岛发展”战略,为厦门新世纪新时期发展指明了方向;2010年,国务院批准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并建立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2011年,国务院批准实施《厦门市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2014年,厦门又发布实施《美丽厦门战略规划》,为经济特区新一轮改革开放勾画出壮美蓝图。

    而今,破狱斗争旧址不仅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作为厦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长期免费对外开放。每年“七一”“八一”和暑假期间等,都有众多企事业单位职工、部队官兵和院校师生等走进这里,聆听当年共产党人用生命写就的光辉史诗故事。

 

《小城春秋》,厦门人的记忆符号

    “把你手里的红旗交给我,同志,如同昨天别人把它交给你。今天,你挺着胸脯走向刑场,明天,我要带它一起上战地。让不倒的红旗像你不屈的雄姿,永远鼓舞我们前进,走向胜利。”这是作家高云览在其长篇小说《小城春秋》中反复引用的主题诗歌。

    1930年,破狱斗争胜利的消息鼓舞了全国的共产党人和进步青年,其中就有一位名叫高云览的厦门小伙子。1910年,高云览出生在厦门。他的女儿高迅莹回忆说:“我父亲当时深受震撼,他跟一个进步的朋友说,想把这件事写成小说。那位朋友将消息传到党组织,不久后一位叫傅树生的党员找到我父亲,交给他一本记载着‘劫狱事件’的油印小册子,并嘱托不能透露破狱者的真实信息。”

    高云览接到党的任务后非常激动。白色恐怖笼罩之下的1930年秋天,他揣着小册子,带着新婚妻子躲到同安马巷,一面教书,一面撰写中篇小说《前夜》。《前夜》被普遍认为是《小城春秋》的前奏。

    高云览最终动笔写《小城春秋》已是1952年,距1930年已有22年。这些年里,高云览参加过左翼作家联盟,还在抗日战场上当过战地记者,后来又一度远赴南洋从事抗日救国活动。他一直保存着那本小册子,将破狱斗争故事更好地写出来,成了他的执念。他希望《小城春秋》能够成为交给党组织的一份“答卷”,为此他这样写道:“我不量力地想用我的生命来写这件党的光辉史诗,写那些死在国民党刀下活在我心灵里的人。”他废寝忘食,三年内六易其稿。1956年,年仅46岁的高云览因病去世,没能看到此书的出版。

    如今,在厦门破狱斗争旧址纪念馆,《小城春秋》被显眼地摆放在展柜里。《小城春秋》仅在作家出版社就发行百万册以上,被译成多种文字。根据小说改编,摄于1981年的电影《小城春秋》,被评为中国电影90年十大名片之一。借由小说和电影,厦门破狱壮举传遍海内外。

 

  •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闽ICP备20005811号-2)

福建省党史方志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1)
技术支持:东南网
福建省党史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