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 福建省情 > 福建概览
福建简介
2015-12-10 00:00:00 来源: 作者:

  一、福建基本省情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福建历史悠久,春秋时称闽越地,秦时设闽中郡,唐中期设福建经略使,始称福建。闽江为最大河流,故简称“闽”。南宋时设一府五州二军八个同级行政机构,又称“八闽”。福建陆域面积12.14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现辖福州、厦门、泉州、漳州、莆田、龙岩、三明、南平、宁德等9个设区市,85个县市区(含金门县)。2004年末总人口3511万人(不含金门、马祖)。福建省情具有以下四个突出特点:

  一是山海资源得天独厚。福建地处亚热带,气候宜人。全省森林覆盖率达62.9%,居全国首位,是我国四大林区之一。海域辽阔,全省大陆岸线3324公里,居全国第二位。拥有厦门湾、福州港、湄洲湾、三都澳等众多优良港湾,可建10—30万吨级泊位的岸线资源居全国首位。全省拥有可作业的海洋渔场面积12.5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重要的渔场之一。水产品总产量居全国第二位,人均占有量全国第一。水力资源蕴藏丰富,全省可开发利用的装机容量1062万千瓦,居华东各省、市之首,沿海地区还蕴藏着丰富的潮汐能、风能等各种可再生资源。全省境内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86种,其中有工业利用价值的达20多种。福建也是一个特产丰富的省份,福州寿山石雕、脱胎漆器、安溪铁观音、武夷山大红袍、德化瓷器、惠安石雕、漳州水仙花、片仔癀等享誉海内外。

  二是人文优势独具魁力。福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古文化开放。远在4000多年前,昙石山文化已显现海洋文明的特征。近代,厦门、福州位居五口通商之列,马尾船政文化辉煌一时。可以说,海洋、商贸、开放、移民等因子,早已融入福建人的血液,成为福建文化特有的禀赋。正是在这片土地上,涌现出许多在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杰出人物,教育家朱熹一生都在福建传道授业,世界法医学鼻祖宋慈,书法家黄道周,民族英雄郑成功、林则徐,近代思想家、翻译家严复,数学家陈景润,文学家冰心,爱国华侨陈嘉赓等都诞生在福建。在代表我国自然科学界最高荣誉的科学院、工程院两院院士中,福建籍的有88位。

  福建也是我国著名的侨乡。闽籍华侨华人遍布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数达1088万人。其中新华侨华人有53万人;在港澳地区的闽籍同胞约123万人;国内归侨有12万人,侨眷近600万人。截止2004年底,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在我省的直接投资达300多亿美元,约占我省利用外资的70%以上;捐赠兴办公益事业达102亿元人民币,为福建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人居环境优美舒适。福建依山面海,四季常青,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评比居全国前列。福建山青水秀,素有“无山不奇、无水不秀”的美誉,拥有众多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和自然保护区。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泰宁大金湖世界地质公园、厦门鼓浪屿、调洲岛妈祖文化、泉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福建土楼文化遗产、上杭古田会议旧址、昙石山古文化遗址、宁德白水洋奇观、漳州火山地质公园等旅游品牌影响日益扩大。目前全省拥有13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个国家森林公园、5个国家地质公园、2个国家旅游渡假区45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建成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的面积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8%。已建成国家优秀旅游城市7个、国家园林城市3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1个,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环境。

  四是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福建是我国对外通商最早的省份之一,南宋和元代,泉州成为世界最大商港之一,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通商关系,形成了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明代郑和七下西洋,多次在福建驻泊,从这里扬帆出海。对外开放是福建一大优势、一大支撑、一大潜力。福建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目前全省形成了经济特区、出口加工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保税区、台商投资区、旅游度假区、沿海开放区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福建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往来关系,与19个国家的41个省、市缔结了友好城市关系。福建作为全国综合改革试验区,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经济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成为民营经济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方针政策,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勇于实践,积极探索,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福建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全省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66.37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6053亿元,年均增长12.9%,高出同期全国平均增幅约3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在全国的位次由1978年的第22位上升到2004年的第11位;人均GDP在全国的位次由1978年的第23位上升至2004年的第7位。2004年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2.1%(全国为9.5%人呈持续增长态势,是1998年以来的最好年份,人均GDP突破2000美元。

  ——一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改革开放以前,福建作为海防前线,国家投入很少,工业基础十分薄弱。1978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6:42.5:21.5。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2004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12.8:48.7:38.5。农业比重大幅下降,工业经济主导地位进一步提升,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石油化工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46.7%。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一——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2004年全省外贸进出口额达475.5亿美元,增长34.6%。其中,出口293.96亿美元,增长39.l%创历年最好水平,出口总额居全国第6位。显示器、纺织服装、鞋、石材、罐头、鳗鱼等大宗出口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外贸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分别约占全省出口总值的45%和24%。截止2004年底,福建累计批准外商投资项目35790个,实际利用外资达502.3美元,居全国第3位,实际利用外资约占全国的1/10。全球500强企业中已有60多家在福建投资近90个项目。

  ——一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不断加快交通、邮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目前全省综合配套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已基本形成,基础设施由滞后型向基本适应型转变。公路交通方面,去年底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1000公里,居全国第六位,形成了“四小时经济圈”,从全省任何一个地方上高速路后到达省会城市都不超过四个小时;铁路方面,温州至福州铁路去年动工,福州至厦门铁路今年动工,龙岩至厦门铁路争取明年动工,厦门至深圳铁路力争后年动工,江西向塘至福建莆田铁路争取“十一五”规划期问动工,以上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四通八达的铁路运输网;港口方面,初步形成了以厦门港和福州港为主枢纽,其它港口为配套的港口群,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54个,年吞吐能力近1亿吨。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将进一步做大做强福州港、厦门港、湄洲湾三大港口群,培育壮大泉州港、漳州港、宁德港,争取到2010年建成两个吞吐量达亿吨的大港,全省港口年吞吐量达3亿吨以上,到2020年建成三个吞吐量达亿吨的大港,全省港口年吞吐量达6亿吨。航空方面,拥有厦门高崎、福州长乐两个干线机场和晋江、武夷山两个支线机场,去年又增加了连城冠豸山机场,年旅客吞吐能力1826万人次,已开辟国内外航线200条。电力方面,2004年全省装机容量达到1547万千瓦,其中火电、水电差不多各占一半。近期福建还将陆续建设龙岩坑口电厂、嵩屿电厂二期、宁德可门火电厂、江阴火电厂、华能福州电厂三期、后石电厂三期等一批电力项目,“十五”后两年和“十一五”期间,全省将增加1000万千瓦左右的发电装机容量。通讯方面,2004年全省每百人固定电话36.3部、移动电话32.4部,居全国前列。所有城乡都可以直接拨通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区间电话。

  ——一各项改革全面推进。近年来,我省陆续出台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农村税费、集体林权制度等项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等一批政策性文件,使经济发展和投资经营的环境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健全。据有关部门测算,福建省的市场化程度在全国排名第三。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教育投入逐年增加,基础教育得到加强,提前两年实现教育“两基”目标,全省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4%。高等教育发展迅速,2004年全省高考录取率达70.6%,厦大、福大等高校进入全国“211”大学行列。全省科技专业技术人员近60万人,据科技部公布的全国科技统计监测,福建科技进步综合评价位居全国第6位。文化事业进一步创新和繁荣,群众体育广泛开展,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不断发展。广播影视工作取得新成就,全省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为96.5%和97.8%,有线电视入户率居全国前列。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连续14年完成国家下达的人口控制指标。

  ——一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00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4080元,增长9.3%。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96亿元,增长14.7%。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由1997年的52.8%下降到2004年的41.6%,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由1997年的55.1%下降到2004年的46.7%。全省居民平均期望寿命达到74.3岁,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岁。

  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和实施情况

  根据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以及福建自身区位特点,立足全国发展大局和祖国统一大业,去年初,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一概念就是相对于海峡东岸台湾而提出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以福建为主体并包括周边地区,地域分工明显、经济联系紧密、中心城市支撑、市场体系统一、要素流动集聚,具有自身特点和独特优势的区域经济体。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就是要发挥福建的优势特别是独特的对台优势,进一步密切两岸人员往来和各项交流,增强台湾民众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向心力;进一步发挥闽籍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众多的优势,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成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两岸三地经贸合作与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和促进祖国统一的重要基地。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一战略提出后,在全省人民中迅速形成了广泛共识,得到了中央领导的支持与肯定,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开创统筹协调发展新局面,以推进城镇化实现城乡和地区协调发展,以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实现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以生态省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繁荣新成就,年均经济增长速度保持比全国高1—2个百分点,比全国提前3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率先实现现代化。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要任务集中体现在构建九大支撑体系上:

  一是构建竞争力强的产业支撑体系。推动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建设海峡西岸制造业基地。壮大电子信息、石化、汽车、船舶、工程机械、电力等战略产业,提升林产、纺织服装、建材、冶金、电机电器、轻工等传统产业,发展光电、软件、生物制药、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蓝色产业带、绿色产业带、高优农业产业带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旅游、物流、金融、会展等服务业发展平。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动海陆经济互动发展。

  二是构建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建立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开发厦门湾、福州港、调洲湾及三都澳港;建设赣龙、温福、福厦、厦深、龙厦、向莆等铁路;完善“三纵四横”高速公路网和“八纵九横”省级干线路网;提高空港体系的运营能力。推进“数字福建”建设,建立现代化信息传输网。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和布局,建立可靠的能源保障体系。加快建设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

  三是构建统筹协调的城镇支撑体系。壮大中心城市,发展县域经济。发挥福州省会城市的带动作用,凸显服务全省发展的带头效应;发挥厦门经济特区的龙头作用,凸显先行先试的辐射效应;发挥泉州侨乡工贸城市的先导作用,凸显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示范效应。发挥漳州、莆田、宁德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承接、传导作用,促进沿海城市带的形成;发挥南平、三明、龙岩在拓展内陆腹地中的枢纽、通道作用,实现共同发展。

  四是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支撑体系。着力建设人才聚集区,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强化公共卫生,发展先进文化,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五是构建外向带动的开放支撑体系。构筑闽台产业对接、通商贸易、企业营运、旅游休闲、科技文化交流等五大合作基地。搭建闽港招商、基础设施与公用事业、中小企业、金融、贸易、旅游、物流、人才等八大合作平台,推进闽澳在商务、中小企业、旅游和服务业四个方面合作。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和质量,促进外贸出口持续稳定增长。

  六是构建互利共赢的协作支撑体系。加强与两大三角洲及内陆省区的经济联系,在区域交通、市场、信息、旅游、环保等方面密切协作,互利共赢。

  七是构建可持续的生态支撑体系。推进生态省建设,努力形成生态良性循环、资源合理利用、生态效益型经济发达、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八是构建安全可靠的防灾减灾支撑体系。完善防洪、防风、防火、防病虫害、防震、防地质灾害、蓄水、中尺度灾害性天气预警、沿海防护林和主要流域生态公益林等防灾减灾体系,全面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九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管理协调服务支撑体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就业服务,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促进社会安定稳定,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实施一年多来的实践看,这一战略构想符合中央的要求,符合福建发展的实际。2004年,福建的区域经济竞争力不断增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达到了1998年以来的最好水平。今年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国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今年1—4月,全省生产总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0.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0.3%,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5%,外贸出口增长19.6%,合同利用外资(历史可比口径)增长9.5%,财政总收入增长23.7%。当前,全省新一轮发展的基本构想、基本思路、基本态势、基本格局正在形成,发展的信心、发展的氛围、发展的意识进一步增强,正呈现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态势。

  三、福建独特的对台优势和闽台经贸合作情况

  福建与台湾一水相连,隔海相望,自古以来两地联系十分密切,福建开展对台工作有着独特的优势。

  一是地缘近。闽台在地理方位上存在特定的依临关系。台湾海峡一半以上水域深度在50米左右,最深处不超过100米。福建平潭县距台湾本岛仅68海里。由台湾当局管理的福建的金门岛,距福建晋江市金井仅4.3海里。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政府统一台湾,都是从福建起兵的。

  二是史缘久。历史上,台湾与福建有600多年隶属关系,闽台自古是一家。从宋朝在台湾设立行政机构之后在1885年台湾单独建省之前,台湾一直归福建省管辖。1885年台湾建省,叫“福建台湾省”,重要文件通过福建转报。另外还享受福建省的“转移支付”,从1886年起,每年给白银44万两,连续给了5年,共220万两。

  三是血缘亲。台湾同胞中80%祖籍在福建。目前在台湾的福建同乡会有147个、宗亲会126个,遍布台湾21个县、市。1985年以来,闽台两地通婚有68000多对,约占祖国大陆的1/3。

  四是语缘通。台湾通用的方言是福建闽南话。闽南方言是福建的厦门、漳州、泉州自古至今使用的方言,随着历史上闽南移民东渡台湾而传播到台湾。目前台湾岛内使用闽南话的人口占全省80%,闽南话通行于台湾全省大部分地区。

  五是文缘深。台湾的民间习俗、信仰、戏曲、艺术等都是从福建传承过去的。如梨园戏、高甲戏、歌仔戏(芗剧)、南音、答缘鼓、锦歌、布袋戏,都是用闽南话说唱的,而莆仙戏、东鼓戏、闽剧等也都是来自福建。来福建投资兴业的台胞,很快就能融入当地社会,他们将子女直接送到当地的学校,用我们的教材,接受我们的教育。

  六是俗缘同。台湾同胞信奉的神袛,如妈祖、保生大帝、开漳圣王、清水祖师、临水娘娘等都是福建土生土长的神格化历史人物。其中,台湾民众最信奉的妈祖就源于福建莆田湄洲岛人1997年湄洲祖庙妈祖全身巡游台湾,历时100天,行程一万多公里,参拜的人数近千万人次。台湾民众普遍尊奉的观音、关帝、土地公等,虽不原产于福建,但却是从福建二传到台湾,并按福建的习俗祭祖的。

  七是商缘广。闽台之间商贸往来十分密切,从未间断。即使在两岸军事对峙时期,仍然是“人不通船通,商不通货通”两地渔民经常在同一海区作业,“船头撒渔网,船尾拉家常”。

  由此可见,福建与台湾源远流长,关系密切。福建在对台工作中有着特殊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以后,中央把福建作为对台经济工作的重要基地,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设立了厦门经济特区,杏林、海沧、集美、马尾四个台商投资区,福州、漳州两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和35个台湾渔船停泊点。自1985年起,我省先后有8所大学获准招收台湾大学生,截止2004年底,已累计招收2821名。1997年中央批准福州、厦门港与高雄港开通海上试点直航。2001年批准福建沿海地区与金门、马祖、澎湖开展直接往来。2004年又批准开放福建居民赴金门、马祖旅游。这些既是中央重视和支持福建开展对台工作的重大决策,也是我省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对台工作的有利条件。福建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对台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把对台工作作为一项全局性的大事来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坚持“以经促政”、“以经促统”的对台经贸策略和“同等优先、适当放宽”的对台经济工作原则,不断拓展闽台合作领域和方式,对台经贸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福建已成为两岸经贸合作的重要地区。

  一是台商投资。从1981年第一家台资企业在福建落户到2004年底,全省台资企业累计达到8082家(不含从第三地转投资),累计实际到资103亿美元,分别占大陆吸引台资的12.6%和26.1%。目前,福建已成为台商投资大陆最密集地区之一。

  二是闽台贸易。截止2004年底,闽台贸易累计总额360.6亿美元,占祖国大陆的13.2%。其中2004年全省对台贸易总值43.5亿美元,同比增长22%。对台海上小额贸易和台商海上邮包快递都是福建对台特色之一,台湾渔民或中小商人直接来我省沿海指定口岸同我对台贸易企业进行的有一定限额(每船10万美元)的进出口贸易,至今累计总额4亿美元左右;目前我省不少台商通过海上邮包,把一些台资企业生产所需的机器零配件、原辅材料以及个人生活自用物品,从台湾进货经台湾海峡直接发运过来,不必经过香港等地中转,既省时便捷,又节省费用。

  三是农业合作。闽台两地地理环境相似,农业合作条件得天独厚。福州、漳州两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成为台商投资农业的热点地区,内陆山区农业利用台资势头良好。截至2004年底,我省累计批准农业台资项目1600多个,合同利用台资19亿美元,实际到资11.5亿美元。全省引进台湾农业良种2500多个,引产进先进与实用技术800多项,先进设备5000多台套。

  四是交流交往。1997年4月国务院批准福州、厦门港与台湾高雄港开展海上集装箱班轮试点直航。闽台之间频繁的交流联系大大促进了人员往来。自1987年以来,来福建探亲访友、寻根谒祖和经商贸易的台湾同胞累计超过600万人次。现在每年来闽探亲、旅游、参访的台胞超过35万人次,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在闽常住的台商及眷属超过10万人。每年停靠我省沿海的台轮有1万多艘次。


  •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闽ICP备20005811号-2)

福建省党史方志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1)
技术支持:东南网
福建省党史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