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 福建省情 > 福建概览
福建经济2007
2015-12-10 00:00:00 来源: 作者:

亲历激情岁月

    2007年,是令人难忘的。中共十七大胜利召开,“十一五”规划进入实施第二年,中国金融市场全面开放,高速发展的中国举世瞩目。

    2007年,是让人激动的。股市一路飘红,房价居高不下,猪肉成为贵重食品,百姓在积累财富的同时,感受到通胀的压力。

    2007年,“海西”成为海内外热议的名词。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福建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并将加快融入到全国区域竞争与合作的洪流中去。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省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2007年福建经济发展总体良好,年初确定的主要指标和主要任务基本完成,经济总量、经济效益和人民收入等指标有了较大幅度增长。

    天下看海西,海西加紧干。值此年终盘点之际,我们回首那些影响深远的经济事件,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过去两年,福建日报连续在这个时间推出“影响福建十大经济新闻”,在社会上和读者中产生较大反响。2007年即将结束,我们如期推出“2007影响福建十大经济新闻”。为了使评选结果更加公正准确,我们特邀请有社会影响力的专家和权威部门的领导人参与投票评选,以便对我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现状做出科学客观的评价,与读者共同感受和回味。     

    1.支持海峡西岸写入十七大报告,“部省合作”不断提速

    【新闻核心】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经济发展。”这是“海峡西岸”写入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文件和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之后,首次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充分体现中央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高度重视。支持海峡西岸发展成为全党的意志,海内海外热情关注,全省人民欢欣鼓舞。对于地处海峡西岸的福建来说,这是一次新的机遇,更是一个重大的使命。

    【影响力】

    海西发展战略从区域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海西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与之相伴随的是,以“部省合作”模式推进的海峡西岸建设不断提速,近4年来,已有超过40个部委出台多种措施支持海峡西岸建设发展。如,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牵头会合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台办组成调研组到福建研究进一步支持海西发展的系列化的政策措施;建设部与我省联合开展《海峡西岸城市群协调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共同推动海峡西岸城市群协调发展;国家工商总局出台26条优惠措施,使海峡西岸市场迸发出新的活力;国家环保总局出台支持海西建设12项举措;商务部出台31条举措助力我省经贸发展;国家旅游局支持打造“海峡旅游”品牌;国家开发银行在围绕推进海西建设、拓宽合作领域方面与我省达成共识;海关总署把制订《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管理办法》追加为一类立法项目;国家质检总局出台支持海西建设28条政策举措,等等。

    2.财政总收入提前实现“十一五”目标任务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新闻核心】

    2007年我省的经济实力大幅提升,有诸多骄人的业绩和抢眼的数字。全省生产总值预计达到8800亿元,实现1995年以来最高水平,与2000年3765亿多元相比翻了一番多。全省今年的财政总收入突破1200亿元,比2002年实现翻番,提前3年实现“十一五”目标任务。

    我省全年预计工业增加值达386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将达3300亿,企业利润增长创4年来最高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300亿元,同比增长38%。预计全年出口491亿美元,同比增长19%;进口240亿美元,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达3190亿元,同比增长18%,创10年新高。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1.55万元,实际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5460元,实际增长7.3%。

    【影响力】

    从这一组组增幅不小的经济指标,一个个沉甸甸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福建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的经济指标全线飘红。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福建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呈现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改革开放继续深化、协调发展能力增强、民生改善力度加大、谋事创业氛围浓厚的良好态势。项目带动、品牌带动,着力民生、着力民心,中央支持、部委助推,内外携手、四方协作,带给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是速度,更是质量。

    3.向莆、厦深铁路开工,福建铁路进入增速发展时期

    【新闻核心】

    11月23日,向莆铁路、厦深铁路福建段开工建设。这两条高规格铁路的开建,标志着一直处于全国铁路路网“末梢”的福建铁路进入增量增速发展时期。

    向莆铁路,海峡西岸经济区第一条通向中西部腹地的现代化铁路干线,也是国家超常规支持海西的重大工程项目,从立项到国家正式批准可研筹备开工建设仅仅一年时间。而厦深铁路,最终使中国东南沿海铁路全线连贯,把长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珠江三角洲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影响力】

    2004年开工建设温福铁路,2005年开工建设福厦铁路,2006年开工建设龙厦铁路,2007年开工建设厦深铁路、向莆铁路——海峡西岸4年内接连开工建设5条铁路,这在全国是极其罕见的,体现了福建省委、省政府拓展战略大通道的坚定决心。从明年起,温福、福厦、龙厦、向莆、厦深铁路,每年都将有一条建成通车。五年之后,“一纵两横”快速铁路网呈现面前,那将是一幅气势磅礴的图画。

    我省是国家“十一五”规划铁路已经全部开工建设的第一个省市,在部省合作建设铁路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目前福建铁路建设进展非常顺利,累计完成投资167.6亿元。展望五条快速铁路建成后,加上既有铁路,连接福建规划铁路进出省通道增至六到七条,一个北承长三角、南接珠三角、西联内陆腹地的铁路交通网络在福建基本形成,将为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域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设施保障,福建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4.举办首届海峡茶博会,闽台交流合作纵深推进

    【新闻核心】

    11月17日至20日,首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在泉州举办。来自12个省、市茶叶主产区、465家企业参展,展位达到622个;展会成果丰硕,茶业投资和订货合同签约总金额41.19亿元人民币,利用台资和外资30351万美元。茶博会规模之大、影响之好,是全国茶博会少有的。茶博会上,我省共有312家企业参展,展位达433个,这是福建茶业品牌首次集体亮相。从过去的茶叶单兵作战到现在福建茶业品牌整体推广,进一步构建了福建茶产业的发展平台,打出了闽茶品牌,发出了建设福建茶叶强省的号角。

    【影响力】

    茶博会上,庞大的台湾展团格外引人关注,53家企业和百余名台湾客商跨海而来,在茶博会上“秀”台湾茶叶新科技与新理念。近年来,伴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步伐的加快,一些台商先后到福建发展茶产业。台湾茶商首次集体大规模来到福建进行茶叶交流,使茶博会成为推动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新平台。

    目前,我省除了茶博会,还有台交会、海交会、旅博会、花博会、林博会和海西论坛、泉台产业合作投资洽谈会等,一系列以“海峡两岸”为特色的交流活动热热闹闹地开展。这些载体影响日益扩大,成为推进海峡两岸交流与合作的新平台。通过这些载体,闽台经贸合作正在向纵深推进,产业对接步伐加快,呈现重点领域和行业全面对接的态势。截至今年9月,不含第三地转投,福建省累计实际利用台资124.3亿美元,闽台贸易额累计达506亿美元。

    5.品牌带动效果良好,步入又好又快发展轨道

    【新闻核心】

    福建经济,正步入科学发展、又好又快的良性轨道。今年我省的全国百强县、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出口免验产品数量等居各省市前列:第七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评选结果公布,福建8县入围,数量居浙江、山东、江苏之后,位居全国第4;2007年国家免检产品及其生产企业名单中,福建省有66家企业的66个产品获得“国家免检产品”称号,目前我省有效期内的国家免检产品已达267个,位居全国第5;今年我省又有41项产品荣膺“中国名牌”称号,迄今为止,我省中国名牌产品达到100项,居全国第5;全省至今共有13家产品获得国家出口免验证书,其中今年就有7家企业获此殊荣,排在全国前列;此外,全省品牌农业蓬勃发展,有25家企业荣获省品牌农业企业金奖。

    【影响力】

    实施品牌带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海西建设的必然要求。继续抓项目带动的同时,实施品牌带动,使所有的工作都体现“好”的要求,这是省委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为又好又快地推动海西发展而提出的重要举措。当前,我省经济发展已具备较好的基础,并涌现了许多品牌,为实施品牌带动创造了良好条件。大小60个产业集群,培育出总数居全国第五位的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以及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出口名牌,这使得2007年的福建经济发展,出现诸多骄人的业绩。这些品牌引领我省各项工作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朝“好”的方向发展。

    6.建设“两个先行区”,为全局作出更大贡献

    【新闻核心】

    11月13日,中共福建省委八届三次全会在福州闭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省委八届三次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海西建设的新要求,要求进一步发挥福建在海西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重要作用,构建扩大对外开放的平台、推动全国区域合作的平台、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平台,努力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为全局作出更大的贡献。

    【影响力】

    “两个先行区”的提出,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赋予了新内涵,为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为闽台关系发展提供了新机遇。这是省委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具体举措,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实践的拓展提升。

    建设科学发展的先行区,立足的是福建作为我国早期综合改革实验区,最早对外开放的沿海地区,地理位置独特、港口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产业发展具备一定基础;目的是推动福建的经济社会真正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轨道,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在科学发展方面走在前头,为全国发展大局多作贡献。

    建设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是立足于福建对台“五缘”的特殊优势,拓展福建沿海与金门、马祖、澎湖直接往来,推动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的通道联结纽带,努力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维护两岸共同家园、联系两岸同胞命运共同体、促进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在服务祖国统一方面走在前头。

    7.调高农村低保标准,“农字号”实事惠及八闽百姓

    【新闻核心】

    从今年1月起,我省将农村低保标准由家庭年人均1000元提高到1200元。这一省定标准目前是全国最高的,共有77.3万农村低保对象获得保障;财政下达的补助资金达3.81亿元,比去年的2.46亿元多出1.35亿元,财政困难地区最高可得到所需资金80%的补助。这种以省级财政为主的支持方式将有力保证农村低保工作向深层推进。

    【影响力】

    我省于2004年在全国率先全面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今年又将全省农村低保标准适当调高,让全省农村困难群众切实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不仅如此,今年我省集中财力投向农村,一批“农字号”惠民实事得到财力保障。如全面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方面,我省将各级政府资助标准从人均40元提高到50元,省级财政共安排补助经费7.76亿元;从9月至12月,我省对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在公办寄宿制学校就读的寄宿中、小学生,每生每天给予最低生活补助费1元,省级财政承担所有9574万元的资金,受益学生达184万人;省级财政集中财政扶贫资金3750万元,支持扩大“造福工程”搬迁规模,提高搬迁补助标准,落实搬迁任务6185户2.66万人等。这些充分体现了福建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这些政策举措覆盖面广,提高了农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谐。

    8.顺应发展潮流,海西19城市区域合作升温

    【新闻核心】

    12月8日,首届海峡西岸经济区19个城市(即:浙江温州、丽水、衢州;江西上饶、鹰潭、抚州、赣州;广东梅州、潮州、汕头以及福建9市)20家党报在福州召开会议,建立海峡西岸经济区党报协作网,形成区域内党报合作机制,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以更深的认识、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共同担负起报道海西、宣传海西、建设海西的光荣使命和历史责任。

    党的十七大以来,同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闽、浙、赣、粤4省间区域合作骤然升温。10月25日,闽粤赣三省七市政协联系协作会议就共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交流;11月11日,厦门和赣州签署《关于加强海西建设,进一步推进区域合作的协议书》;11月18日,闽西南、粤东、赣东南经济协作区13个市就推进区域合作形成了新的共识;11月26日至27日,福州市与浙江温州、丽水两市分别签署区域合作的框架协议……

    【影响力】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是跨省际区域活动,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伟大实践。党的十七大以来,同处海西热土的19城市间初步形成区域间互补性、多层面、紧密型的经济发展态势,而海西城市媒体协作发展已经与区域经济发展融为一体,构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因而,首届海峡西岸经济区19城市党报协作会议是海峡西岸党报首次全面合作与融合的大会,也是一次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发出海西共同声音的大会。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党报协作网的建立,今后区域功能作用更加强化,沟通渠道更加顺畅,相互联系更加密切。

    9.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我省各界积极响应

    【新闻核心】

    今年7月19日12时,福建华电龙岩火电厂60米烟囱成功定向爆破,成为福建关停小火电机组的“第一爆”。这一爆,每年可节省标准煤4万吨左右。今年我省总共关停小火电的容量为42万千瓦。

    由中央17个部门联合举办的“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系列活动启动以来,我省各界积极响应。省政府7月初下发《福建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下达了节能减排硬任务,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省里成立以省长黄小晶为组长,副省长李川、苏增添为副组长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有关部门参与的节能减排联席会议制度;减排工作由最初的环保“独家拳”打击,逐渐形成金融、经贸、质监、物价和建设等部门齐上阵的“组合拳”。

    【影响力】

    政府倡导,全民响应,越来越多的部门和企业加入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节能减排的队伍,这使得我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福建省经济发展模式并不以环境破坏为代价。今年我省污染企业全面实现在线监控,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落实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的各项措施,进一步推动流域性、区域性、行业性污染治理;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城市污水处理率和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大幅提高;环境质量在过去多年保持良好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高,成为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最优、海洋环境状况最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省份之一,生态环境质量名列全国前茅。

    10.台湾最后一个离岛对闽开放,“海峡旅游”有新突破

    【新闻核心】

    福建与台湾澎湖两地旅游业界人士9月在福州签订《经营金马澎旅游组团社和澎湖地区接待社合同》,双方就福建居民赴澎游的行程、线路、价格、交通工具等具体内容达成共识。福建至澎湖双向旅游往来正式开通,福州、泉州、厦门三地“澎湖游”首发团共393人,分别于9月28日和10月2日启程。至此,台湾离岛的金门、马祖与澎湖,全部实现对福建居民开放旅游。

    与此同时,福建居民赴金门、马祖地区的旅游人数持续上升,闽台两地旅游业界的沟通交流也在进一步加强。

    为塑造海峡旅游品牌,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旅游智力机构——海峡旅游规划设计院于12月8日在福建师范大学举行授牌仪式。

    【影响力】

    旅游业已经成为海峡西岸不可或缺的一大产业,“海峡旅游”品牌显现出越来越强的吸引力。日前,国家旅游局出台了关于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意见,积极推进构建海峡两岸旅游合作体系,将海峡西岸旅游区列为优先规划和建设的十二个重点旅游区之首,积极推动闽台旅游交流与合作,并加大海西旅游品牌宣传促销力度。我省也及时提出建设海峡西岸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奋斗目标。根据有关规划,我省将积极推动落实武夷山—阿里山、大金湖—日月潭等合作协议,探索连接祖国大陆和金马澎以至台湾本岛旅游风景区的两岸一体旅游线路;鼓励台胞到福建投资旅游业,邀请台湾主要旅游机构联合举办旅游活动;加强闽台旅游业界交流与互访,联手开发国内、国际市场。


  •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闽ICP备20005811号-2)

福建省党史方志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1)
技术支持:东南网
福建省党史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