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闽台魏姓源远流长
2015-10-24 00:00:00 来源: 作者:

    魏征为唐的名相,以敢于犯颜直谏深得唐太宗器重。《福建通史》载:“唐郑公魏征后,唐末入闽。”1990年,清流县嵩口镇青州村发现一批修于清康熙年间的《钜鹿郡魏氏族谱》,族谱中记载了魏征及其后裔沿途播衍的详情。魏氏是唐末战乱时由山东迁到江西广昌,再由江西古城经长汀迁入宁化、清流,以后分迁广东、台湾等地。

  宋朝末年,魏征后裔的一支迁至宁化石璧村。从魏征传至第18世的魏弥,字四一郎,从石璧村迁居永定古竹黄竹烟,为黄竹烟魏姓的始祖。

  据《梅林魏姓族谱》《台湾魏氏大宗谱》记载,明清时期,魏姓迁台者中,魏弥的后裔最众。从梅林迁到台湾开基,族谱上记载着世系名字的就有315人。他们迁台后,分布在彰化的员林、永靖、社头;云林的北港、东势、斗南、西螺;台北的八里、北投、树林、永和;桃园的大园、中坜;台中的潭子、新社、雾峰、乌日、丰原、和平、大甲;南投的草屯、中寮、埔里;嘉义的大埔等地。黄竹烟魏姓迁台后,分布在桃源大溪、苗粟大湖、嘉义民雄、南投国姓、彰化等地。

  此外,武平县岩前的魏姓,早期渡台的也不少。他的后裔分布在桃园等地,现在已有五六千人。明清之际,漳州府、泉州府、漳浦、安溪、同安、南安、清流等地的魏姓都有人入台垦殖,只是人数上不如梅林、古竹的多,渡台情况的记载不如梅林、古竹的详尽。

  魏姓人在台湾瓜瓞绵延,他们不忘祖宗,不忘渡台前辈。梅林魏姓保存的三部族谱,都有迁台者参与修撰,或带到台湾补遗,又从台湾带回来保存。因而渡台者的情况在族谱上记载得极为详尽。魏姓人迁台后,还兴建宗祠,以奉祀列祖列宗。移居彰化员林镇的魏姓人,在当地建了一座祠堂,堂号沿用祖地梅林魏姓宗祠“光裕堂”的名字。黄竹烟魏尚莹(成美)渡台后,在彰化开基创业,其后裔在彰化建起宗祠“成美堂”,用他的名字作堂号。

  魏姓人去台后,一直与祖地保持联系,往来频繁,回祖地扫墓祭祖是常事,有的因家庭变化而迁回大陆。大陆也常有人去台湾探亲访友,或到台湾投靠亲友作短期谋生。常来常往,台湾或祖地发生的事情,彼此都极明了,或载于族谱,或口头流传下来。《梅林魏姓族谱》记载:“15世耀梅,抱三胞兄弟五子为嗣,名元嗣。公往东都。元嗣后往东都思拾父耀梅骨骸转唐山,连寻数年,未知骸在何处。此公真孝心也。”黄竹烟魏尚莹渡台后,传八子,次子绍堂回祖地继承祖业。绍堂从台湾回来,行李中有18担白银,足见其台湾家业之发达。梅林辑宁楼魏姓迁台后裔,还从台湾回祖地购买祭祀业田,并立下碑记。台湾魏姓人与祖地的血脉渊源,时时荡漾起他们思乡的波澜。改革开放以后,一批又一批的魏姓后裔从台湾回祖国大陆寻根谒祖,探亲访友。近年来,漳州、泉州、南靖、永定、武平、清流等地,接待从台湾回乡探亲、祭祖的魏姓乡亲,少的一批十几人,多的一批几十人,上百人。他们跨海越山,来到祖宗祠堂里烧上一炷香,跪上几拜,有的甚至热泪潸然。他们崇祖敬宗的虔诚,令人动容。为圆敬祖思乡之愿,他们纷纷慷慨解囊,捐资祖地的公益事业。黄竹烟、梅林的在台魏姓宗亲,见祖地的开基始祖宗祠年久失修,便筹措资金,把祖祠“永祀祠”修葺一新。 


  •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闽ICP备20005811号-2)

福建省党史方志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1)
技术支持:东南网
福建省党史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