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丘”、“邱”辨析及支系构成
2015-10-24 00:00:00 来源: 作者:

  一、“丘”、“邱”辨析

  “丘”和“邱”,两字音、义完全相同,但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了两字共存互用的现象。对于“丘”字的出处,《说文解字》丘部:“/,土之高也,非人所为也。从北从一。一,地也。人居在丘南,故从北。中邦之居在昆仑东南。甲骨文的“丘”作“/”,画一高一低两个山峰。古人对于“丘”的描述,既指出了中国的地势为东南低,西北高,山脉河流大都东西走向的特点,也表述了“丘”同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因此,“丘”字在实际应用中的频率是很高的。

  “丘”(qiu)在《辞源》以及其他辞书中的释义有:(1)小土山,土堆;(2)坟墓,“冢大者谓之丘”;(3)古代划分田地、区域的单位;(4)废墟,荒地;(5)通:巨、大,支声,例:长兄之妻(大嫂)亦称:“丘嫂”;(6)众人聚居之处,《广雅、释诂》:“丘,居地也”,杜甫《后出塞》:“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旧丘”即“即居”;(7)姓。各类辞书对于“丘”(qiu)字的出现及其定义,由“丘”而改写的简化字,其辞义同“丘”完全相同。

  姓“丘”改写为“邱”,始于清朝雍正年间。清皇朝为巩固其思想统治,笼络知识界人士,“废除百家、独尊儒学”,大力尊孔崇儒,遂于清雍正三年下旨:“为避讳孔丘名,除四书五经外,凡遇‘丘’字都应加‘ ’旁为‘邱’或改写为‘’‘坵’。此后大多数“丘”姓改为“邱”姓,但也有没改或后来已改为“邱”姓也恢复为“丘”姓,从而出现清代以后“丘”、“邱”姓并用的局面。以上可见,“丘”、 “邱”两字实际上是同一辙、词义也相同,两字共存互用,没有实际意义;即使在姓氏的排列上,“丘”、 “邱”两姓其实同为一姓。

  二、“丘”(“邱”)支系构成

  根据《辞源》、辞书、史书记载,“丘”(“邱”)姓大致有以下三支构成:

  第一支系是西周,姜太公的后裔(齐候,姜子牙名吕尚,春秋齐国公)封于“齐“,建都于营丘(今山东临淄),后齐国迁都,留居营丘姜太公的后裔以地名为姓,即丘氏(天水堂)。

  第二支系出自西周时期,虞舜的后裔胡公满,受封于陈国宛氏(今河南淮阳),其后裔居住河南商丘(国都),以地名为姓,即丘氏(河南堂)。

  第三系出自北魏时期的少数民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鲜卑族的丘林氏、丘敦氏赐姓为“丘”姓(大部分分布北方)。

  现分布于福建、江西、广东、广西、贵州、浙江、河南、陕西、台湾、香港等17个省230余县(市)“丘”(“邱”)姓,大部分来自宋末元初中原(第二支系)南迁于汀洲府宁化石壁村丘氏的后裔。丘氏先民奉旨仕途南迁石壁村。现分布于湖南、云南、贵州、四川等省“丘”(“邱”)姓,极大部分在清代奉朝廷之命“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中,从福建省汀洲府八县内的丘氏第一支系、第二支系迁徒的后裔。

  丘姓沿革主要有三大支系组成,同姓不同源。但在唐、宋、元、明、清等朝代南迁北移政策下,融合交织在一起,很难分清丘姓谁出自哪一支。


  •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闽ICP备20005811号-2)

福建省党史方志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1)
技术支持:东南网
福建省党史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