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编研论述
两位唐代诗人与福建
2021-09-29 10:44:25 来源:福建日报 作者:楚欣

唐代的福建比较落后,老百姓的日子也不好过。顾况曾写下一首诗,篇名《囝》,诗的小序曰:“囝,哀闽也。”

诗云:“囝生闽方,闽吏得之,乃绝其阳。为臧为获,致金满屋;为髡为钳,如视草木。天道无知,我罹其毒。神道无知,彼受其福;郎罢别囝,吾悔生汝。及汝既生,人劝不举。不从人言,果获是苦;囝别郎罢,心摧血下。隔地绝天,及至黄泉,不得在郎罢前。”

全诗大致分为4个段落。第一段介绍囝(小男孩)的悲惨命运,说他出生在福建,当地的官吏买走他,残忍地割掉其生殖器,作为奴隶,从中获得了大量利益——“致金满屋”;第二段是囝的哭诉,说他没日没夜为主子效劳,受尽苦难,却不被当人看待,不仅头发被剃去(为髡),脖子上还套着铁圈(为钳);第三段是囝的父亲(郎罢)与孩子别离时说的话:我后悔当初生了你,更后悔不听人劝养育了你,致使有了今天的不幸;第四段为父子分别时的悲痛场面。诗人写道,囝与郎罢诀别,心里在淌血。他们都知道,除了死去相会于黄泉地下,从此再也看不到亲人了!

顾况,苏州海盐县(今浙江海宁境内)人,字逋翁,晚年自号悲翁,中唐时代的著名诗人、画家、鉴赏家,新乐府运动积极参与者。由于写诗嘲讽权贵,被贬为饶州司户。晚年隐居茅山,炼金拜斗。顾况为人正直敢言,对下层劳动人民表示深切的同情,《囝》乃其中著名的一首。

唐代的福建,官僚、地主、富商时常相互勾结,掠卖幼童作为阉奴。对于这一明目张胆残害人民的罪行,富有正义感的顾况用自己的笔,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囝》在艺术上也颇有特色,虽然明指“哀闽”,却通篇不发一句议论,而是以白描写实的手法,娓娓道来。形式上,继承《诗经》四言体传统,除了最后一句,每句皆为四字,读来朗朗上口。将福建的方言写进去,如“囝”“郎罢”,充满着浓厚的地方色彩。

指名道姓为一省发出呐喊,这在中国古代文坛并不多见。顾况的人道主义精神,为我们留下了这份珍贵的“史料”。

韩偓(842923年),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唐著名诗人。虽然是位西北人,却有近20年的时间生活于福建南安,并长眠于此。

朱全忠骄横霸道。有一次,他来到殿堂,几乎所有的官员都避席起立,只有韩偓以“侍宴无辄立”为由端坐不动。朱全忠既不满韩偓的“无礼”,又忌他为昭宗所宠信,便处处打压,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幸亏京兆尹郑元规的劝阻,韩偓才躲过一劫,先后被贬为濮州司马、荣懿尉、邓州司马。唐哀帝天祐元年(904年),朱全忠弑昭宗,立李柷为昭宣帝(即哀帝),矫诏让韩偓回京复职。韩偓深知回京无异于入虎口,便携家眷南逃江西抚州。

王审知派人到抚州邀韩偓入闽。天祐二年(905年)八月,韩偓自赣入闽,先后在长汀、沙县住了一段时间。天祐四年(907年),朱全忠篡唐改国号曰梁,王审知献表纳贡,韩偓对此颇有抵触,想再回江西。王审知派人前去挽留,韩偓婉拒,但也没有去江西,而是从邵武回到沙县,然后经龙溪(今漳州)到桃林场(今永春),短暂逗留即进入泉州,受到刺史王审邽父子的优礼接待。诗人饱览当地风物,由衷赞叹:“尽道途穷未必穷。”

不久,韩偓到了南安,经过一番漫游,认为此地是自己晚年定居的理想所在,便于丰州葵山(又名黄旗山)脚下的报恩寺旁建房舍,时称“韩寓”,自号“玉山樵人”,声称“已分病身抛印绶,不嫌门巷似渔樵”,还因所在地遍栽杏树,取名杏田村。后梁龙德三年(923年),韩偓病逝,享年81岁,葬于葵山的南麓,墓前立有碑,上刻楷书“唐学士韩偓墓”。

作为晚唐的著名诗人,韩偓被称为“一代诗宗”,他的写作生活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初期诗作大多艳词丽句,正如后来他在南安寓所整理《香奁集》的序文所述:“柳巷青楼,未尝糠秕;金闺绣户,始预风流。”中期被逐出长安之后,诗风变得沉实,多半是叙写个人的坎坷遭遇、诅咒战争、同情人民。例如入闽初时,过龙溪,看到泉州王氏军与南汉军激战后,村落皆成废墟的情景,写下了传诵千古的名句:“水自潺湲日自斜,屋无鸡犬有鸣鸦。千村万落如寒食,不见人烟只见花。”

居福州时,他写下《荔枝》三首。其一云:“遐方不许贡珍奇,密诏唯教进荔枝。汉武碧桃争比得,枉令方朔号偷儿。”遐方指福州,意思是杨贵妃所食的荔枝来自遥远的福州,品质极好。这个观点与岭南说、巴蜀说并称,为近代学者所重视。

晚期即定居南安丰州的时光,过着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诗风恬淡静然。“此地三年偶寄家,枳篱茅屋共桑麻”“病起乍尝新桔柚,秋深初换旧衣裳”,充分反映诗人闲适的心情。

韩偓虽然被称为“香奁体”的创始者,但纵览其全部作品,现实主义才是主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他的评价很高,称其“死生患难,百折不渝,晚节亦管宁之流亚,实为唐末完人”。

宋元时期,泉州闻名于世界,但在唐、五代之际,其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尚不如中原发达。诗人韩偓入闽,归宿泉州,受到了欢迎与爱护。客观而言,对泉州乃至福建的文化发展都是一个促进。


  •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闽ICP备20005811号-2)

福建省党史方志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1)
技术支持:东南网
福建省党史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