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史料荟萃
红色闽西的“将帅摇篮”
2018-08-01 16:31:00 来源: 作者:记者 李凌生 刘必然 黄筱菁 通讯员 温连光 苏冠生


中国红军军官学校第一分校原址省立第九中学资料照片。 (李凌生 翻拍)



闽西“红校”学员陈镇闽的学习笔记。 (李凌生翻拍)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毛泽东、朱德等率领的红四军转战闽西、赣南地区,努力开辟革命根据地。为适应革命形势的发展和武装斗争的需要,中央决定通过开办短期军事训练班、建立军事学校,为红军队伍培养更多的军事人才,提高部队整体素质。

1930年初,中共闽西特委将红四军随营学校改建为闽西红军学校,同年3月,中共福建省委决定将该校改名为福建红军学校,其后,中共中央将福建红军学校收归中央办理中国红军军官学校第一分校(又称中国工农红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一分校)就此建立。年底,中国红军军官学校第一分校的学员提前结业,学校迁至永定县虎岗乡,更名为闽粤赣边红军学校,又称闽西彭杨军事政治学校。

从红军学校到彭杨军事政治学校,闽西的红校历史虽不足两年,但其不仅为革命战争培养了一批红色的军事、政治领导骨干,也为中央苏区红军学校教育的正规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应时而生的闽西红校

红军在创建之初,各地武装起义的领导人都深切感到培养骨干的重要性。因而利用各种条件,举办教导队或训练班,为新生的红军培养人才。

新罗区党史办主任符维健告诉记者,红四军入闽以后,在当地建设了随营学校,而闽西红军学校的前身就是红四军随营学校。

据孟昭群所著《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红军学校》(《军事历史研究》2000年第2期)一文记载:1929314,红四军攻占闽西长汀城后,在长汀举办随营学校。11月下旬,红四军由东江返回闽西,随营学校在龙岩大池招收第2期。学校主要为闽西训练从事武装斗争的干部。对各地、各部队选送的人员,经入学考试,正式招收150名左右学员入学。据孟昭群考证,19301,红四军主力离开闽西向赣南转移,随营学校留闽西继续办学。3,随营学校由大池迁到闽西特委和闽西苏维埃政府所在地龙岩城,在省立第九中学教学。此时,学校归闽西特委领导,因而易名为闽西红军学校,谭希林任校长,闽西苏维埃政府主席邓子恢兼任政委。

1929年召开的古田会议中,中央深刻批判了纯军事观点,这也对闽西红军学校的办学思想产生影响。据黄祖洪在《中国红军军官学校第一分校创办经过》(《党史研究与教学》 198209期)一文中记载,闽西红军学校的军事课占全部教学时间的三分之二,政治课占三分之一,使学员们了解中国革命的形势和特点,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懂得革命的奋斗目标。闽西红军学校的办学质量也得到省委乃至中央的认可。据黄祖洪考证,四月十日中共中央给福建省委的指示信中同意了福建省委报告中提出的建议,决定将福建红军学校收归中央办理,其名称为中国红军军官学校第一分校。同时明确地指出了举办这期红校的目的是造就排、连长人材’”

卓越将才培养优秀干部

红军学校的创办宗旨是培养一批有才干的军事干部,这意味着教导员必须具有更高的军事和政治素质。无论是中国红军军官学校第一分校还是后来虎岗的彭杨军事学校,闽西的红军学校在师资方面都得到中央的鼎力支持。为提升教学质量,谭希林、萧劲光等军校出身的将领先后担任过两所红军学校的校长。

据任振杰、殷广翔所著《科班出身的共和国大将萧劲光》一文记载,1930年夏天,萧劲光学成回国后,便在闽粤赣军区任参谋长,开办教导队,亲自任教官,培训干部。不久,萧劲光又兼任闽西彭杨军事学校校长。他学苏联红军的样子,为学校设计了红领章,并推广到部队。他把部队表现好、作战勇敢、有发展前途的同志选拔到军校,按照苏军正规的方法进行速成培训,使学员的军政素质在短期内都有很大提高。

在中央和地方共同努力下,闽西的红军学校办得有声有色,很快取得预期效果,培养出许多红军优秀指战员,而共和国第一任空军司令刘亚楼、解放军中将刘忠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据迎风草所著《一代名将刘亚楼》(《福建党史月刊》 201005期)记载,“192912月下旬, 红四军在福建上杭县召开著名的古田会议,同时创办红四军随营学校。刘亚楼光荣地为会议站岗放哨,还被送入红校学习。19303,经过严格的分级考试,他以门门优秀获得连长资格

而刘忠将军在他的回忆录《从闽西到京西》(19896月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回忆了在闽西红军学校学习的日子,我经过这样的严格的锻炼,从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变成军人,经过三个月的训练,政治水平有了提高,学到了些军事知识,普通话也会讲一点了。在毕业时各项考试成绩均良好,特别是实弹射击,全校学生中我是第一名。校领导鉴定我可任排长职务

亟待保护的红军学校遗址

闽西的红军学校对当地革命队伍的发展乃至中央红军建设发挥过不可磨灭的作用,然而,时至今日,由于种种原因,闽西的红军学校遗址保护现状却不容乐观。

中国红军军官学校第一分校迁到虎岗后改名为闽粤赣边红军学校,又称彭杨军事政治学校,193111, 彭杨军事政治学校移至瑞金,成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的组成部分。符维健告诉记者,由于历史年代久远、资料缺失等原因,红四军随营学校在大池的遗址目前无法考证,而闽西红军学校遗址即原来的省立九中,现在已经完全被闽西宾馆代替,所以位于虎岗的彭杨军校是闽西的红军学校目前唯一现存的遗址。

带着对红色遗址的好奇,近日,记者一行来到了虎岗镇虎西村,看到了彭杨军事政治学校第三分校旧址

这是一座名为汉皆楼的方形土楼,土楼外墙皮大片脱落。走进楼里,灰土一地,陈旧的木制家具随意摆放、破败不堪。紧挨着这座楼的,是一个带院子的破旧老屋,屋墙部分倒塌,木梁横七竖八地随意搭在破败的土墙上。这是红军学校的教室。虎岗镇文化站站长唐美章介绍说,教室内还有黑板等教具。

面对彭杨军校的现状,永定区委党史研究室主任赖立钦称,当务之急是要对已部分倒塌破损的汉皆楼进行维修加固和环境清理,几年前去的时候大门还能看到,现在很多都慢慢倒塌了,如果再不对它们进行加固,日后我们可能连现存的楼体都看不到了

在赖立钦看来,彭杨军事政治学校第三分校旧址有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价值,此外,当地对该红色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也能带动当地的旅游,促进老区经济的发展。他建议由虎岗政府实施运作,军地联合开发建设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将红军学校旧址打造为一个集国防、爱国主义、党员教育于一身的综合教育基地。


相关链接


闽西苏维埃政府通告第九号——关于红军学校招生问题

19301211日)


在这革命形势日益高涨,阶级斗争日益尖锐的时候,培养红军干部是目前最主要的工作。中央为要应付目前革命形势的开展,供给各军的需要,仍指示中国红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一分校续办第二期,决定八百名,除分派各地招生外,闽西学额定二百名,定于193111日开学。最近招生委员会,派有专人到各县招生考试,各级政府应特别负责,用全力注意这一工作。

过去各级政府犯了不少的错误,将富农、流氓(在家无事做,不能过活的人)、受处分的坏分子送来,忠实、勇敢、坚决的同志不肯送到红军学校去。这证明各级政府不明了中央开办军校的重大意义,不明了红军的重要。以后各级政府要迅速纠正这一错误,积极宣传鼓动纸业、刨烟、雇农、船夫各种工人,坚决勇敢的贫农及失业工人大批的送到红军学校来,学习军事。

红校经济非常困难,各地政府能出一些款项,可减轻红校的负担。因此,决定每个学生入校时,先缴大洋十元,带交红校为学生制衣服、买毯子、油布等之用,此项款子应由该地区政府负责,该区政府负担这些款子,谅不致发生危难。各级党部不要以为政府要出钱,而致减少学生数目,这是非常错误的,你们要乘此而更尊重派送学生,学生成份才得纯粹。

学生的寒衣自己要带充足,红校只能负担一套衣服,同时学生的军鞋,也要各同志鼓动群众送他一、二双。

兹将招生委员会,关于招生问题的决议录下,希各县按照执行:

1.学生总数200人,另十二军二十人,游击队二十人,共二百四十人。

2.学生成份:雇农与工人60%,贫农30%,其他10%

3.各地招生人数分配如下:

闽西总工会50人,龙岩25人,永定27人,上杭27人,长汀31人,武平5人,连城10人,瑞金10人,平和5人,大埔5人,饶平5人。

长汀游击队六人,上杭游击队四人,永定游击队六人,龙岩游击队四人。

4.条件:(1)劳动者;(2)有阶级觉悟的;(3)参加过斗争,在斗争中表现很坚决的;(4)身体健全能忍苦耐劳者;(5)没有嗜好及传染病的。

5.年龄十八岁到二十八岁。

(摘自20159月苏俊才主编《闽西中央苏区图志》,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


延伸阅读

大将萧劲光与彭杨军校



萧劲光肖像。 (李凌生翻拍)


1930年底,萧劲光来到了闽粤赣根据地(又称闽西根据地),这是他的第一个用武之地。他担任的第一个职务是粤军区参谋长。

萧劲光下车伊始,对情况还是一知半解,然而他的所见所闻告诉他,根据地尚处在艰苦的创业时期。他对工作的艰巨性曾有所估计,但估计得是太不足了。萧劲光去看了部队,部队的状况离所想象的也相距甚远。号称红二十一军的闽西主力红军仅有两个团,其实两个团也不足,仅千余人:几百条老套筒枪和土枪,还不是人人都有,子弹奇缺。干部、战士也大都是目不识丁的穷苦农民,情绪也的确不那么乐观。然而,萧劲光却毫不悲观。有苗不愁长。他想。

萧劲光一头扎进了部队里,整天和干部战士摸爬滚打在一起。到底是科班出身,他抓部队素质的提高有板有眼,他亲自担任了彭杨步校校长,亲任教员,为部队培养骨干。他设置的训练科目,从射击开始到攻防战术,由简至繁,循序渐进,同时具有系统性。部队担负着频繁的战斗任务,萧劲光在指挥部队对敌作战中了解敌人,也了解自己,摸索经验。他很快将战斗和训练结合在一起,使闽西军队面貌一新。

一九三一年春,王稼祥从上海经闽西到瑞金去,在虎岗停留的时候,恰逢萧劲光正在指挥彭杨步兵学校的学员们进行军事演习。王稼祥兴致勃勃地和萧劲光一起上了指挥山头。我对军事是门外汉。王稼祥面带谦虚的笑容。他向萧劲光详细问了部队的人数、质量、装备训练情况,萧劲光打开地图,向王稼祥介绍了这次战术演练的想法。

对面是假想敌。他指着对面山头说,现在部队正在展开。”“这些是担任正面主攻的部队。”“那些是担任两翼迂回包抄的部队。”“第一步演习班、排进攻动作,这是最初步的战术演习,一会儿还要演习追击。萧劲光像是在介绍自己导演的一幕心爱的剧作一般,那样认真,那样周详,那样的充满感情。

他特别醉心于部队的教育训练,醉心于办军校。这逐渐成为他终身从事军事工作的一条原则。

(节选自张炜、俊岐主编《萧劲光大将》,1987年海燕出版社出版)


忠肝义胆谭希林



谭希林肖像。 (李凌生翻拍)


在开国中将中,谭希林是资历较老的一位。黄埔军校毕业,参加过北伐战争、秋收起义,经历了井冈山斗争和两万五千里长征。他戎马一生,功勋卓著,是闽西红色苏区组织领导人之一,津浦路西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人,新四军第七师与皖江抗日根据地的组织领导人之一,曾担任过解放军纵队司令员、军长、军区司令员等高级军事职务。他又是新中国外交战线著名的将军大使,为中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友好交往作出了重要贡献。

192781日,南昌起义爆发。2 日,谭希林所在的警卫团离开武汉去南昌增援起义部队,行进途中了解到起义部队已撤离南昌,遂奉中共中央命令转道湖南修水,与平江等地农民自卫军和安源矿工武装会合,成立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谭希林任第一师第一团一营二连连长。秋收起义开始后,谭希林所在部队从修水出发向长沙进攻。由于湘军作战力量强大,起义部队在遭受严重挫折后奉命向罗霄山脉转移,寻找立足之地。严酷的斗争环境如同大浪淘沙,很多军官、士兵逃亡,甚至有些连长、党代表都开了小差。谭希林经受住了考验,他始终坚信跟着毛委员,革命一定能够成功,紧随毛泽东上了井冈山。

1928 2 月,谭希林率部参加了攻打宁冈县城新城的战斗,全歼国民党守军,拔掉了这颗限制根据地向北发展的钉子。这段时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插曲。一次,毛泽东在一个山村宣传发动群众,被一支地主武装围困。虽然没有暴露身份,但处境非常危险。谭希林闻讯立即率部前去解救,击溃地主武装,使毛泽东转危为安。

1929 年后,根据革命需要,谭希林先后任红军学校校长、红二十军代军长、红十二军参谋长兼三十四师师长等职,为培养红军干部和稳定闽西苏区革命形势发挥了重要作用。

(节选自徐明《从井冈山卫士到将军大使》,《党史博采》2016年第二期)



从瓦匠到战将的英雄传奇



刘忠肖像。 (李凌生翻拍)


刘忠将军晚年笔耕不辍,以朴实的语言、真实的笔触记录了自己的人生轨迹,让人感到可亲、可信、可敬。这篇回忆录的最大特点就是从不争功诿过,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他立了那么多战功,但只如一缕青烟轻轻掠过,而对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幼稚、烦恼甚至过失则浓墨重彩地记录下来,让人能看到一名真实的刘忠将军,看到一名我军高级将领的成长历程。

刘忠将军1929年入党,参加了党领导的闽西暴动,同年加入红四军。书中记录了刘忠将军由一名泥瓦匠到赤卫队员,再到红军战士的转变过程。他永远牢记自己的入党誓词,服从党纪,严守秘密,按时到会,交纳党费,牺牲个人,永不叛党。他以自己毕生的精力和忠诚践行了自己的入党誓言。

192912月刘忠进入红四军学校学习,经过严格的训练,从一名普通的老百姓变成一名真正的革命军人,毕业时各项考试成绩均为良好,特别是实弹射击名列前茅,这为他的军旅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后,刘忠将军直接在毛泽东、朱德、刘伯承、邓小平、罗荣桓、徐向前、彭德怀、贺龙、左权、陈赓等老一代革命家、军事家和杨成武、王新亭等战将直接指挥下工作,他们的耳提面命、耳濡目染使刘忠深受教益。

文中记载了一段左权参谋长手把手教刘忠写敌情报告的细节。青年时期的刘忠文化水平低,第一次写敌情报告,不知从何写起,好不容易起草了一份很不像样的报告,交到左权参谋长那里,被左权参谋长改得面目全非,只剩几句话没改。刘忠羞愧难当,但他不气馁,虚心求教,以后他一遍一遍地写,左权参谋长一遍一遍地改,最终有一天,左权参谋长对刘忠讲,刘忠同志,你进步了……你第一次写的稿件还在吗?对比一下,就知道自己大有进步了。说完,两个人都会心地笑了。

这虽然只是一个细节,但折射出刘忠将军的成长历程,最终他成为我军第一批优秀的侦察骨干。这一细节也非常经典地解答了为什么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大熔炉、大学校,能够把泥腿子历练成无敌将军。

(节选自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罗援著《从瓦匠到战将的英雄传奇——读刘忠将军回忆录〈从闽西到京西〉有感》)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1)
技术支持:东南网
福建省党史方志